社論/提高離島工程造價 品質也要跟著提升

  • 2021-05-22
 有鑑於近幾年離島的公共建設工程延宕主因多是招標金額不足導致流標,為此離島三立委聯合舉辦協調會,爭取離島公共建設造價合理調高,相關單位應設法從制度面與實務面共同考量。提高離島工程造價有其必要,但提升離島施工品質更重要,而品質好壞源自工地管理與政府監督機制的落實與否,政府應帶頭提升品質,讓民眾感受到離島營造水準的提升。
 離島地區因為運輸及人力成本較高,公共工程委員會已有提高離島造價比台灣本島多三成的規定,然而這三成是否經過精算而來不得而知,且隨著原物料的不斷上漲價格、工資的調漲等,針對現況的檢討不能不做。近年來地區諸多大小工程經常面臨流標命運,最終多以減項發包先推案為解決方式,於是演變成工程一期接一期,沒能一次到位,除了延宕完工期程外也讓工程銜接面出現問題,導致品質受影響。
 離島三立委邀集公共工程委員會、主計總處、國家發展委員會等相關單位研議提高離島工程造價的可行性,這對地區公共建設及營造廠而言是一大福音,但也要考量會不會因此也帶動民間建案造價的提升,加重鄉親負擔。因此在評估提高造價時務必要從合理、合情、合法面出發,讓營造業在合理的利潤下順利經營,民間建案也不致有被剝削之感。
 工程造價提高之後理論上品質也要跟著提升,但近年來我們看到馬祖地區營造業施工品質與管理成效參差不齊,本地業者能量的不足,不少外來包商搶食市場,低價搶標的事時有所聞。提升工程品質政府責無旁貸,站在監督立場,公部門除依法行事外,更要建立制度把握原則,不能讓業者心存僥倖、得過且過,因為不管大小工程對馬祖而言都是得來不易的。相較於台灣本島,馬祖地區的工地管理確實還有改進的空間,以前被視為高利潤的營造業因為競爭而讓利不少,合理的競爭可以支持,但低價搶標而影響品質則不樂見。
 提升工程造價可以透過修法落實,但提升品質就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的努力,包商在承攬公共工程時不能抱著先標再說的心態,有多少能量做多少工程。大部份公共工程都採委外規劃設計及監造模式推動,慎選顧問公司是政府顧好品質的第一步,好的顧問公司不僅有好的規劃理念與慎密的設計細節,更能把經費用在該用之處,為國家節省公帑。馬祖的建設腳步不會停,營造業在地方進步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期望地區營造業能不斷提升營造水準,強化工地管理與落實工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