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性是疫情守護的關鍵

  • 2021-05-28
 疫波未平、疫波又起。新冠病毒疫情造成國內莫大的恐慌,改變了許多原有的生活方式,各行各業進入蕭條的孤寂。但這場「戰疫」最大的敵人非病毒本身,而是繫於人性的心魔。
 病毒得以加速擴散感染,有相當大的關鍵在於人為因素。揆諸這個月的疫情變化,染疫者除執勤公務者外,其他多數為基於個人因素停留於疫情地,不論是旅遊、聚會、慶典、消費等,群聚的互動在在給予病毒散播的溫床。渠等於潛伏期間因病灶未明顯,或是無症狀者,致未能察覺已身異常,仍正常外出互動,肇致病毒隨同走過的足跡賡續散佈,形成綿延不絕的傳播鏈。直到驚覺異狀時,已成為無可挽回的憾事。
 另一類情況則為被要求居家隔離或自主管理者無法忍受檢疫期間的單調,顧不得法令規範及他人安危,逕自外出奔走,甚有為躲避追查情事而故意不攜帶手機,造成人心惶惶、引人側目。這類情形猶如不定時炸彈,周遭民眾依平常生活經驗法則相當難以判斷,也無以及時迴避,泰半等到確診後才知道己身被傳染,或是曾和確診者有相同足跡,欲哭無淚。當自己成為個案時,亦很可能成為傳播的源頭,使病毒無限擴散出去。
 再者則為當前受管制暫緩營業的八大場域,仍有不肖業者不顧當前的社會風險,為貪圖小利私自營業,造成防疫上的破口;以及為圖方便而不願佩戴口罩者,都是讓自己和他人增加暴露在感染的風險。儘管政府再怎麼的宣導與衛教,並親自提供口罩供使用,總是會有投機者不願配合或是挑戰公權力,最終仍得動用警方去取締與規勸。惟病毒傳染速度超乎想像的快,致使員警在執法過程中不幸染疫,讓警政體系如同當機。我們的警力有限,在這特殊時期理應更運用在刀口上,而非讓人民褓姆為了防疫問題來大費周章。
 勤洗手、牢牢佩戴口罩、避免人潮密集處、保持社交距離,這是當前疫情防範最有效的良藥與武器,也只有充分並持續的落實,在能讓生活恢復曩昔的便利與安寧。為了維護北疆島嶼的安全,我們呼籲,有身體不適症狀、有與確診者相同足跡者都應暫緩入境馬祖,進行適當處置與安頓,並請所有鄉親完備自身的健康監測管理。惟有彼此共同攜手合作,相互配合與支持,才能避免使病毒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