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紓困也應納入防疫規劃

  • 2021-05-29
 原本規劃5月28日全國可望解除三級警戒管制,但中央流行疫指揮中心研判國內疫情尚需加長管制時間才可能有效防堵,這樣的政策宣布造成許多行業不得不面對沒有收入的困境。馬祖地區近來也有商家反應爭取政府的紓困方案儘速擬定,這一波疫情來的又急又快,當政府忙著到處防堵疫情的同時,百業紓困也是接下來要面臨的大難題。
 自全國實施三級警戒以來,民間如百貨零售業、餐飲業、安親班補習班老師、藝文業、團膳業、旅遊觀光、健身房等業者都面臨生存難題,馬祖地區大部份的商家也因為這樣的風波業績掛零,特別是與觀光產業有關的飯店、民宿、餐飲、交通、導遊等,沒有遊客等於沒有收入,生計要如何維持,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更為重要。
 近日也有中央級民代大聲疾呼政府要提供紓困、無息或低利貸款方案以及賦稅減免等措施;行政院日前也向立法院提出追加預算案,對於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勞工、自營作業者、弱勢打工族給予紓困補助津貼。國內也有財經專家建議政府應效法美日等國立即且迅速的加大紓困範圍及力道,且紓困要著眼於公平立場,將去年的紓困方案做改良,進一步帶動內需市場。要怎麼做才能讓百工百業實質受惠,有賴中央各部會更嚴謹的規劃。
 防疫固然重要,但對很多族群來說生計也很重要,馬祖以觀光發展為產業主軸,今年第1季的觀光表現亮眼,但5月的這一波疫情可能讓接下來的觀光收入報銷,經過此次幾近全境封鎖後,即使7、8月能解除三級警戒,國人出遊的意願也不會如今年第1季時熱烈。地區甚至有旅遊業者悲觀的認為,到年底前都不會看到旺季的人潮,表示許多行業生計一時之間難以提振,時間多長很難說。
 疫情讓餐飲、旅遊等眾多行業恐陷入失業窘境,影響層面又深又廣,不能不重視,而政府的紓困能夠惠及到什麼程度不得而知,而大多數專家研判,唯一能讓台灣疫情解封回到正常作息的法寶只有普及疫苗;目前國家疫苗採購規劃時程以及全國施打率到一定比例是需要時間的,而這時間的長短,就大大影響紓困方式及額度,而地方政府能做的是全力爭取,不能讓疫情打擊到未來整體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防疫期間政府與民眾也要在整備工作上用心,疫情也不能做為既定公共政策推動延宕的藉口。
 現階段政府除了要做好防疫工作外,同一時間也要儘快研擬並提出具體實惠的紓困方案,讓民眾能安心在家防疫。防疫如同作戰,這場戰爭需要政府與民眾齊心協力才能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