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建立拖吊機制 改善車輛管理

  • 2021-06-05
 近年來馬祖地區各鄉島各型車輛數量激增,間接導致停車位問題日益嚴重,改善停車問題除了加強硬體建設必須推動外,落實車輛管理也是很重要一環。目前馬祖地區面臨最大的車管問題是非法車輛佔用公共空間,若能比照台灣建立拖吊代管制度,除了立即改善停車問題外,對於遏止非法車輛進口也會產生嚇阻作用。
 隨著地區觀光產業發展及人口回流,各島的車輛成長幅度驚人,大型村落及景點都面臨無停車位可用的困境,爭取推動興建停車場已納入前瞻基礎建設方案,但對地小島散的馬祖而言,若不能落實車輛管理,再多的停車場都不夠用。近年來馬祖地區所謂的權利車數量很多,由於價格相對優勢,部份民眾甘冒可能被拖回的命運不斷引進,也是間接導致馬祖全縣車輛數增加的原因之一。為此,監理單位近年來不定時執行攔檢任務,對於逾期未檢車輛採拔牌處置方式,統計3年來馬祖地區被拔牌車輛達300部之多,而這些車輛若沒有報廢運台,就還擺在各鄉島的某個角落,甚至可以看到無牌車輛仍在馬路街道趴趴走,對地方交通管理產生負面形象。
 目前政府面對無牌車輛以廢棄方式處置,採先公告再拖吊報廢模式,然此種處置讓部份車主產生僥倖心態,以不定時移車來規避取締,致使政府行政效率受到質疑。無牌車輛的管理對地方至為重要,首先是這些車輛佔用公有空間,導致停車位限縮,再來是影響村容道路景觀,大部份的無牌車輛多屬老舊或故障,有的民眾甚至把車子當作庫房使用,隨便找個地方一放就是幾年。
 馬祖要解決無牌車輛亂象不妨考慮拖吊代管機制,不管是警察單位還是環保部門,應從法令面協調出可行模式,在各鄉成立暫時保管場,將現行就地保管或公告報廢的車輛改採集中管理方式,如此可加快公共空間清空作業,村容景觀達到立即改善目標。更重要是經由這樣的處置可有效遏止無牌車輛數量的增加。現階段馬祖警方並無拖吊能力,政府基於實際需求可考量委託辦理,甚至輔導民間業者成立拖吊代管業務,透過行政作為讓無牌或廢棄車輛管理導入正途。
 馬祖發展觀光,停車管理與街道村容影響整體景觀,無牌車輛在馬路上趴趴走對地區交管形象絕對是負面的,又無牌車若在事故時可能面臨的法律責任問題可能更為棘手,這可能是很多鄉親在使用無牌車時忽略的一部份。地區車子越來越多,從需求面看總會有一定限度,而島內的管理是確保停車空間能妥善運用的重要手段,在不斷引進新車的同時也要設法清走報廢車輛,建立機制、落實管理才能改善停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