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地方政府在本月一日公告,要對所有的入境旅客進行快篩,惟中央再度發函撤銷公告,讓離島為之氣結,馬祖目前為離島中確診率最高者,但馬祖無論在醫療量能,甚至其他的隔離、防疫物資等都是嚴重不足的,為有效阻絕可能的潛在病例,唯有將病毒阻絕於境外,方是最佳策略,而這也是去年台灣能夠將病毒擋於國門外一樣的方法。
金門最早提出入境普篩,因為金門目前仍是全國唯一未有確診案例的淨土,因此在5月23日就逕為公告,即便中央致電溝通仍堅持,最後由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中對外宣布,該公告違法已依法撤銷。而在五月底立法院在進行紓困條例修正時,再次通過附帶決議,要求台灣飛往離島之機場設置篩檢站,入境離島者全面進行篩檢,離島公告六月一日全面執行,最後仍然遭中央政府撤銷,但可見離島民意就是希望可以進行全面入境篩檢。
離島的澎湖、馬祖都已出現確診個案,以馬祖為例,除一例被外來者感染外,其他都是境外移入,入境時都無症狀,經由篩檢才發現,全國確診中有高達六成是輕症狀或無症狀者,任何無症狀者也可能是前症狀期,原因是病毒潛伏期可能無症狀,有時候也與個案的自覺有關,甚至有些症狀如咳嗽、鼻子不舒服等,都有可能被當作過敏或其他原因。
一份發表在內科學權威雜誌《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的歐洲研究說,調查30至50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常見症狀比率,前四高的是頭痛、嗅覺喪失、鼻塞、咳嗽。但日常生活中偶爾的頭痛、鼻塞並不稀奇,由此便可知因為症狀自覺造成誤判的可能。正因為如此離島才會積極爭取入境快篩,因為這是將病毒阻絕於境外最有效的方法。
台灣目前的檢驗能量並沒有放在無症狀感染者身上,因此無症狀感染者仍是傳播鏈中最容易進入社區傳染的關鍵,指揮中心目前同意離島得在符合篩檢流程條件及配送配套流程下,提供自願性採檢服務;後來為因應立法院附帶決議,同意在五個航空站設置篩檢站,要求旅客登機提前九十分鐘報到,必須先填寫健康聲明書,有徵狀者必須要到篩檢站進行篩檢,陰性者方能劃位登機。
健康申報書在去年台灣疫情未爆發之際,也許有些效果,但現今感染者眾,健康申報書無法有效辨認出確診者,也許本人無感亦無症狀,怎能說其虛偽不實,因此只有要求入境全面普篩才能有效降低社區感染的可能性。
馬祖醫療資源非常有限,防疫人力及物資也有限,正如同去年台灣要求所有返回國門者,都必須居家隔離十四天一般,台灣去年能夠守住疫情,正是發揮島的特性,將病毒阻絕於境外。現在離島處境相同,因為台灣疫情已蔓延全島,而且沒有下降的趨勢。
為了保護馬祖鄉親,對入境旅客進行全面快篩仍然是防疫的最佳方案,縣疫情指揮中心除了持續爭取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同意以外,對於不接受入境快篩者,將派警察時時關切其自主健康監測的情形,並通知相關單位,禁止拒篩者搭乘縣內所有海、陸公共運輸工具,包括公車及離島間海運客輪。沒有人願意染疫並將風險帶給親朋好友,因此配合入境篩檢,不但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家人的方法,讓我們一起共同守護馬祖。
社論/離島入境全面快篩的必要性
- 2021-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