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疫情空窗期加強觀光整備

  • 2021-06-12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馬祖地區也因為台灣本土疫情爆發讓國旅止步,來客數一夕之間從門庭若市變成門可羅雀,對相關產業衝擊可想而知。政府已針對各行業推出紓困方案,但在此同時各界都應該利用疫情沒有遊客的空窗期,加強各項整備工作,設法擴充服務能量與品質,迎接疫情解封後的人潮。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離島類出國旅遊行程很受歡迎,馬祖到客量也在半年之中創下歷史新高,今年4月都還是人潮滿滿,當時傳出訂位到9月都很滿的消息,沒想到一夕之間因為疫情讓馬祖觀光從高峰掉到谷底,台馬之間的海空交通運能更因此回到30年前,這是疫情下無奈的局面,所幸各界都能體會先守住安全最重要的理念,勉強接受暫時性的經濟衝擊。
 這一波疫情國內外幾乎所有公衛專家都認為疫苗是唯一解方,而台灣地區因為疫苗數量短時間無法足夠供應,因此旅遊業界普遍對今年觀光再起抱持悲觀態度,但業界對明年疫苗普及率到達一定水準後,觀光旅遊全面復甦是充滿期待的。到明年旺季還有長達半年以上時間,這段期間很可能是馬祖旅遊的空窗期,在防疫工作推動的同時,政府與民間都應善加運用,在觀光整備工作上做超前部署。
 最近民間有部份的商家利用疫情遊客不來的空檔進行整備,不管是旅宿還是餐飲業,馬祖在過去幾年大量接待遊客後發現,其實相關行業都還有很大改善空間,此時政府應從產業升級立場出發,對民間進行獎勵輔導,全面改善服務業的體質,以面對未來市場挑戰;而政府部門在觀光設施整備與公共建設推動方面反而要在疫情期間更加積極。疫情期間可能影響正常作息與政策推動,但公部門不能因為疫情而讓既定公共建設停滯不前,更不能以疫情為由拖延程序上的流程。
 近來中央各部會都在研擬推動紓困方案,我們認為與紓困同樣重要的是獎勵整備,尤其對民間而言這項政策是產業升級擴充的好時機,政府應從長遠發展角度輔導民間,而馬祖要重視的正是與觀光發展息息相關的各行各業。觀光服務首重品質,唯有堅守品質才能讓產業永續發展。檢視目前馬祖的旅遊發展,除了在設施上仍有建設必要外,精緻化的目標仍有待加強,有些建設可能因為觀光旺季人流多而暫緩,現在沒有遊客來,推動公共建設反而是好時機。
 疫情會因為疫苗施打而逐步解封,政府與民間若能利用疫情空窗落實各項整備與超前部署工作,明年旺季來臨時才不會手忙腳亂。政府紓困政策思考不能只是表面應急,應從產業根本體質改善著手,方能化危機為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