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疫情蔓延 閱讀不停歇

  • 2021-06-15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造成民眾人心惶惶,更懼怕每一次的出門皆恐會暴露於潛在病毒的環境中。政府強力宣導民眾減少外出、避免人群聚集之際,各級學校也配合防疫在家學習。值此不宜外出之時刻,閱讀成為居家防疫的必備良方,不僅能大幅降低民眾接觸潛在病毒的風險,更可透過閱讀,有效減緩民眾於此段疫情嚴峻期間所積累的不安與壓力。
 受疫情影響,一種生活新常態已悄然形成。生活許多範疇從線下搬到線上,各行各業都因疫情有所轉型。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宜冷靜調整步伐、裝備自己,閱讀是增值的好方法,讓你面對逆境有著更強的適應力,將困難轉化為新機遇。疫情亦為人的心理健康帶來考驗,如憂心感染而衍生的焦慮、社交距離帶來的孤獨,透過閱讀可緩解煩悶與孤寂的感覺,讀他人的經歷,或思維訓練的書籍,更有助提升抗逆及抗壓能力。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透過閱讀的過程,轉化閱讀所獲得的知識,進而處理自己的情緒,在書中找到指引和方向,這就是閱讀的療癒力量。
 疫情當前,恐懼更多源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怎麼樣才能減少感染風險?無症狀感染者如何識別?疫情何時能結束…?這些縈繞在人們心頭的疑問會成為人們焦慮、煩躁的根源。閱讀傳授給我們的豐富知識、科學思維和分析能力可以幫助我們戰勝恐懼,讓我們更加自信地工作、生活。當我們認識到科學防護的意義和作用,就能在面對疫情時從容自信,面對潛在風險時有條不紊,就能正確辨識層出不窮的雜音,對疫情的防控更加從容。
 因應國內疫情嚴峻,國家圖書館於防疫期間特別精選多元豐富的線上閱讀及學習資源,讓民眾在家即可博覽群書,隨心學習,民眾不妨在家透過線上閱讀學習,輕鬆享受數位閱讀的便捷服務。此時,閱讀作為一種靜謐的生活方式,給予心靈短暫的休憩,當眼睛在字裡行間跳躍,內心的躁動也得以撫平。靜心閱讀讓我們擺脫了海量信息的奴役,與作者對話,漫步在書中的世界,遠離外界的眾聲喧嘩。閱讀是一種慢生活,在疫情使社會充斥著煩躁與焦慮的時刻,它帶給我們一種比較舒緩的生活,使我們感受到安穩、愉悅和充實。疫情當下,居家生活的人們更能感受到閱讀的意義。
 閱讀,無法用秤量,也不能比較多少,但它會改變想法,提升思想品質。面對世界多變的需求,未來將會是自主學習者的天下。從閱讀別人的經驗中,可以提供克服困難的智慧,鼓舞自己再出發。疫情來襲當下,相信透過閱讀可以讓人接收到滿滿的正能量,並且是一種尋求內返與重新出發的動力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