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日前委託學者研究「小四通」對金馬的影響,研究結果指出小四通對金馬未必有大助益,由於金馬生活上希望能保有各種自由,因此類似克里米亞「脫烏入俄」發展,機率不高,但需注意金馬「文化克里米亞化」的問題。一時之間金馬是否會克里米亞化,引發台灣媒體廣大報導,而後金、馬、澎三縣要求強制入境普篩的議題,與中央政策不同調,更進一步擴大離島克里米亞化的延伸討論。什麼是克里米亞化?與馬祖有何關係?
2014年烏克蘭親歐示威運動發生嚴重暴力衝突,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遭到彈劾罷黜,隨後六成人口是俄羅斯人的克里米亞舉行公投,公投後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加入俄羅斯聯邦。克里米亞位於黑海,與俄羅斯一水之隔,在克里米亞大多數人是使用俄語,而非烏克蘭語,而馬祖在地理上與大陸一衣帶水,而文化上和福州同根同源,馬祖與克里米亞有相近比擬的地緣政治、文化語言關係,但馬祖和克里米亞也有不同之處:
第一個不同,是現有的政治現況不同,克里米亞是自烏克蘭獨立以來,該國唯一的自治共和國,高度自治,克里米亞並曾於1992年短暫宣布獨立。而馬祖則不同,目前和其他縣市相較,並無特別獨立的自治位階,同時馬祖自主財源缺乏,一般多認為難以獨立脫離。
第二個不同,是對強權而言的戰略利益不同,克里米亞是軍事熱區,因其戰略位置重要,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俄烏兩軍,除了烏克蘭在克里米亞駐守重兵,俄羅斯也在2010年,和烏克蘭達成協議,俄羅斯以租借方式,黑海艦隊使用克里米亞西南岸的海軍基地延長至2042年,也就是說在克里米亞脫烏入俄之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就有駐軍。和克里米亞的軍事磁吸相比,目前馬祖則是朝相反方向演變,馬祖軍事逐年降溫,中共在1979年中美建交後,環馬祖前線沿岸的解放軍部隊早已後撤,而國軍方面也在馬祖大幅撤軍,根據《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毛澤東曾說,「金門、馬祖就是我們的兩隻手,用來拉住台灣,不讓它跑掉」,目前主流觀點認為,在進行統一台灣行動之前,現階段不論以何種方式早一步收復金馬,不符合中共的戰略核心利益。
一些台灣媒體把金馬類比為克里米亞,讓部分鄉親覺得有被吃豆腐的感覺,但其實不用擔心,因為國際媒體與主流研究機構並未太注意金馬克里米亞化的議題,而是關心台灣克里米亞化的問題。根據媒體報導,美國共和黨某資深國會議員聲稱「克里米亞問題與台灣問題具有驚人的可比性」,俄羅斯成功併吞克里米亞後,美國擔心此事件將對中共造成鼓舞,以克里米亞模式統一台灣。
有些馬祖鄉親並不瞭解克里米亞化,但克里米亞模式如果用於台灣,馬祖也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我們有需要認識克里米亞化。若我們完全複製克里米亞模式,模擬普丁的決策用於台灣,普丁會怎麼做?如果普丁是習近平,首先普丁會滲透投放部分解放軍精銳部隊至台灣,執行「小綠人」(Little Green Men)戰術,這些秘密武裝人員去除所有解放軍辨識標誌,與台灣當地支持統一的民兵結合,迅速佔領立法院、機場、電台等機構,民兵並包圍國軍營區,士兵被要求解除武裝離開營區,在部分現職國軍高階將領宣布變節倒戈後,台灣一半軍人跟隨投誠,民兵、解放軍加上倒戈的國軍,使得台灣島內統一派武裝力量持續壯大,而其他未倒戈部隊仍與統一派對峙僵持,聯合國就台灣問題進行決議,但遭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票否決,隨後在普丁和解放軍支持下,台灣舉行統一公投,普丁以公投結果向國際社會合理化其入侵行為,而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於公投結果與統一現況不予承認,並對中共進行經濟制裁以及譴責,譴責無效後,是嚴厲譴責。
由於克里米亞模式牽涉部隊秘密調派行動、民兵武裝結合運用、將領倒戈武裝解除、聯合國干預反制、公投法制合理化程序等面向,其模式用於金馬,如同用大砲打小鳥,如要拿下金馬,中共應會選擇更直接、用有效率的方式解決,也因此國際上主要是擔心中共會將克里米亞模式改良升級後用台灣,而非金馬。
雖然不論金馬或台灣現況,不可能百分之百比擬為克里米亞,但克里米亞脫烏入俄事件,也確實有值得我國參考注意之處,我們希望未來不論兩岸關係如何演變,都能遠離戰爭,馬祖永保和平,人民安居馬祖。
社論/從馬祖看克里米亞化
-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