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避免意外再上演 磯釣先考量安全

  • 2021-07-08
 時序入夏,地區與台灣本島都傳出落海或溺水等意外事件。馬祖近年已是國內熱門的磯釣釣場,每年均吸引不少釣友到此進行人與魚的搏鬥賽,從事釣魚活動或從事海邊海上活動的民眾,如果都能透過完善的規劃與準備,並建立基本的安全觀念,切勿以身涉險,相信不幸意外就不會再來。
 根據本報報導,東引3日下午傳釣客落海失蹤,兩名釣客前往烈女義坑附近釣點釣魚,其中46歲李姓釣客的桿袋掉到海裡,脫下救生衣跳入海中搶救桿袋,另一名釣客雖然勸阻,但仍無法阻止悲劇發生。跳入海中的李姓釣客在海中游了20分鐘左右,不但沒撈到桿袋,後來因為體力不支沉入海中,不知去向。海巡署馬祖海巡隊、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持續出動防巡艇、直升機搜查,但仍無所獲。
 大家都知道,磯釣活動是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娛樂休閒,因此磯釣的安全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即使最安全的釣場,仍可能發生危險,大自然的力量不容質疑,抱持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是從事磯釣活動必要的心態。幾乎所有的戶外活動都不鼓勵單獨行動,這一點在磯釣中尤其重要,因為磯釣是所有釣遊活動中危險性較高的,尤其在汛期風浪起伏較大,一不小心即有可能發生意外,最好能集合三五好友共同行動,除了可以交換經驗打發寂寞外,最重要的是能夠互相照顧。
 資深釣友叮嚀,從事磯釣活動,除了要慎選釣點、注意氣象及潮汐外,安全裝備更是不容忽視。除了釣具、釣餌外,救生衣、釘鞋、失手繩必不可少,絕不可自恃藝高膽大。若是夜釣,亦必須在天黑以前到達釣場,瞭解整個釣場的詳細地形,萬一有狀況發生時也較容易撤退,尤其是避免到海中的孤石、離岸的礁岩及伸出外海的岬角等危險場所,以免發生不測,良好的釣點應該是地勢較高的平台,海浪比較不易打上來,同時避免釣者的後方有高聳的大岩石,以防海浪打上來時,被回浪捲回海中。
 我們也呼籲,釣客安全教育不可少,例如拍攝磯釣安全宣導短片、印製摺頁宣導,安排人員巡查及現場勸導勤務,對於釣點或有安全疑慮地方,全面檢視增置危險告示牌及加設救生樁,並於天候不佳及風浪大時,結合海岸單位加強巡檢勸導次數與頻率。釣客發現天候變壞時不可戀棧,務必先確保自身安全。主管機關也應強制要求釣客必需穿著救生衣、防滑鞋,不聽勸導即依法開罰,防止此類意外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