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降低疫情對地方建設期程的影響

  • 2021-07-24
 2020年2月起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衝擊到許多行業,而馬祖也因為台灣在今年5月爆發本土疫情,百工百業也同樣被牽連,除了觀光產業生計頓困外,地區許多公共建設期程也多少造成延宕。觀光發展的馬祖基礎建設是必要的,很多建設是在和時間賽跑,公務部門應從多面向克服疫情可能帶來的衝擊,讓既有的政策設法如期推動完成。
 近年來馬祖的大小建設引領地區發展的新希望,政府的公共建設在某方面而言是對民間景氣有刺激作用,也是落實長住馬祖的信心指標,地方要長遠發展,必要的建設是難免的。今年受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人員物資往返不如以前方便,又因為三級警戒管制許多活動,就公共建設部份來說很多重要會議、會勘行程被迫延期或取消,讓既定的工作項目與期程延宕;其次是很多工地面臨找不到工人的困境,整個大環境是不利的。
 在疫情中保持既有的建設能量需要政策上支持配合,馬祖很多建設都與中央有很密切關連,大部份補助款來自中央各部會,疫情之下要設法調整經費補助審查機制,如視訊或書面方式,不能因為人員不易往返而拖延了期程。地區目前有多項重大工程推動中,這些建設對未來發展有舉足輕重影響,設法縮短建設時程是非常重要的思維,不管在技術面還是實務面。
 目前看來全球的疫情還看不到盡頭,民間企業或許可以觀望,但政府的公共建設不能稍有遲疑,也要建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方針,因為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的經濟面可能因疫情改變,甚至可能影響到馬祖建設經費的爭取。政府部門在推動建設過程中應持積極態度,縮短各項作業所需時間,負責計畫推動的承辦人更扮演推手角色,疫情不能是計畫延宕的藉口,如此才不會影響建設進度。
 建設源自於需求,實施地方自治以來,各島的民生基礎建設陸續完備,近年來更配合觀光產業大力推動景點的開發,建設不論大小,都為馬祖帶來了希望,不管在地還是旅台鄉親,大家對馬祖的發展是有期待的。近年來各鄉島人口不斷正成長,返鄉青年也越來越多,這就是民間具體的信心指標。任何一項重大工程的延宕對馬祖而言都是一大損失,除了設施本身無法如期提供使用外,因建設的延宕對整體環境及景觀帶來的壓力更是無形的損失。
 短時間內疫情影響下,社會運作不可能回到從前,地方建設推動的進度仍是各方關注的議題之一,在落實防疫的同時不能讓建設腳步停下,在疫情稍緩時更應加快期程趕上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