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網路賭博陷阱多 強化青少年自我保護能力

  • 2021-07-25
 近期警政單位發現民眾在家防疫期間,易因長時間使用網路,遭受誘惑參與網路簽賭,致誤墜網路賭博陷阱。尤其現階段因防疫及正值暑假期間,學生宅在家使用網路時間,比以往多很多,在暑假期間家長應該多關心、了解小孩在網路上的動態,並讓小孩預先了解網路賭博陷阱及危害,幫助小孩遠離網路賭博犯罪環境。
 隨著網路發達,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也都在網路的虛擬空間中進行。對青少年來說,網路更是他們自小熟悉的世界,待在網路的時間,甚至可能比現實世界還長。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賭博問題,自然也會在網路發生,而且,以更嚴重的方式進行。賭博網站所經營各種賭博方式多樣、方便,很能吸引網路使用者。如運動賽事、百家樂、六合彩、十三支、二十一點、牌九或線上麻將等等。因臺灣法律禁止賭博網站之設置,所以網站常設在國外,政府也無從管理,檢警也不容易查緝。賭博網站經營者,則透過各種網路廣告、遊戲軟體、影片觀賞等連結,吸引網路使用者,尤其是青少年的瀏覽,進而簽賭。
 通常網路簽賭會由朋友或不認識的網友進行邀約,並使用正妹帥哥大頭照認識被害人以培養感情,之後給予金錢的誘惑說服被害人加入網路簽賭。這些簽賭集團會運用人情以及簡單獲利的方式誘使青少年加入臉書社團、IG等社群,在慫恿青少年們介紹簽賭給生活中的朋友。一開始或許會有一些甜頭,然而之後債務越滾越大,導致一發不可收拾,更嚴重的是集團會在一開始向簽賭者要求個資,當賭債還不出來時,騷擾、恐嚇、到府要錢等收債行為,等到後悔時已經來不及。
 隨著科技進步,傳統賭博演變成不受地域及時間限制,任何人只要擁有通訊或連網設備,均可輕易觸及賭博,帶來諸多家庭及社會問題;網路賭博衍生問題除查緝困難,亦潛藏諸如洗錢、詐欺、暴力討債及組織犯罪等犯罪活動。青少年可以24小時隨時、隨地,藉由電腦、平板或手機上網簽賭下注,更嚴重影響青少年日常生活。此外,網路賭博,因簽賭的時候,不需要實際的金錢,會讓人對簽賭金額沒有現實感,而投注他們無法承擔的金額。
 青少年網路賭博之預防,除政府機關透過各種管制、查緝方法之外。因為,青少年多數也是在學學生,學校教師、輔導系統除了需要主動關心學生生活外,應建立預警機制,如發現學生參與賭博網站相關犯罪者,應依校安通報規定,即時通報並介入輔導。如涉及校外人士、幫派或相關犯罪,則尋求警方之協助處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回歸家庭,家長應該多關心自己的小孩,平日應多多陪伴小孩,建立健康的休閒習慣;多了解小孩在網路上的動態,讓小孩預先了解網路賭博相關危害,幫助小孩遠離網路賭博跟犯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