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港是北竿重要出入門戶,現階段台馬島際及小三通人貨都經由白沙出入,此次議會縣政考察特別安排港區船車動線及浮動碼頭等,議員們建議要整體規劃白沙動線並考量日後各種可能發展需求。做為北竿重要出入口,白沙一直扮演重要功能,但未來隨著馬祖大橋推動興建,白沙海運功能勢必有所調整,現在所做的任何配置規劃都不能不有所因應。
從設港開始,政府在白沙前後投入近20億元經費,今年度因應大型客輪需要,將增設500噸級浮動碼頭一座,預定地選在南碼頭,這樣的規劃可能完全改變白沙整體車船動線,因此不管是議會還是地方代表會都將白沙整體動線港區配置列為重點。白沙現階段南北碼頭各有功能,未來在南碼頭增設浮動碼頭後直接影響的是砂石卸載作業,基層民代建議要此之前必須要解決沙石船的問題,不能因此而影響到北竿地區各項建設所需砂石進口管道。另一方面未來要配合浮動碼頭位置重新評估候船室地點,這些都納入工務部門考量。
白沙目前最令人困擾的是砂石車要繞過村莊,進出道路十分狹窄對居民及交通安全都有影響,又現有客船浮動碼頭距離候船室需經由風雨走廊才能進出,對人車動線而言並不順暢。未來至少在十年內,白沙擔任北竿重要門戶的地位及功能不減反增,政府部門有必要針對白沙的陸上港區各項配置做通盤評估。浮動碼頭因配合港區靜穩度,可調整的範圍有限,那麼港區船舶及陸上人車候船只能被動配合;這次500噸級浮動碼頭興建案對白沙而言是一次重新規劃的好機會,民意機關希望公部門分中長期來看待。
在整體考量白沙相關配置時不能不將未來要推動的馬祖大橋納入,若順利的話,連結南北竿的馬祖大橋可能在10年內完成,屆時南北竿島際交通型態勢必改變,白沙港未來的功能定位可想而知。又根據馬祖大橋先期規劃,北竿端的連絡道將經由目前的南碼頭出入,因此若現階段要推動南碼頭新候船室,保留大橋出入主幹道動線是十分重要。在大橋完成前,白沙的各項功能仍要務實做配置,因此結合馬祖大橋一併做白沙整體配置規劃勢在必行。
地方建設不斷,政府推動任何計畫都是按部就班的,當時不見得每個人的眼睛都看到現在的樣子,但政府的眼睛要設法看到未來的樣子。在解決現階段白沙人車船動線問題同時,白沙港的定位走向與實質功能都影響到接下來的規劃配置,只有完整的規劃、長遠的思考才能避免各種投資的浪費。
社論/整體規劃白沙港車船動線配置
- 2021-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