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菸問世後,其使用便呈現爆炸性增長。台灣受歐美主流文化的影響,青少年使用的比率也逐年上升,電子菸有各種新奇口味和造型,吸引未成年青少年購買,而且能輕易在網路購買取得。國民健康署公布109年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18歲以上電子菸使用率由107年的0.6%增加至109年的1.7%,升高近3倍,電子菸儼然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一大警訊。
調查結果顯示,40歲以下為電子菸的主要使用族群,又以26-30歲男性(6.3%)、21-25歲女性(4.6%)最高。至於18歲以上之紙菸吸菸率沒有顯著變化(109年為13.1%,107年為13.0%);吸菸者使用加味菸的占率,由107年8.2%增加至15.6%,其中女性吸菸者使用加味菸的占率(41.7%)明顯高於男性(12.5%),並以21-25歲女性吸菸者(68.2%)、18-20歲男性吸菸者(68.1%)最高;此外,併用電子菸與紙菸比率,也從107年的0.5%,上升至109年的0.9%。至於禁菸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呈微幅下降(109年5.0%,107年5.4%);惟,室外公共場所二手菸暴露率則上升至48.8%(107年為45.6%)。
使用電子菸的原因,以「好奇」為主,占38.9%,其次是「為了戒菸」(17.3%)及「朋友都在吸」(9.7%);而109年首次調查18歲以上加熱菸使用率為0.5%(男性0.9%,女性0.2%);加熱菸的使用者,有36.8%是因為「好奇」,其次是「身上才不會有菸臭味」(12.6%)及「覺得健康危害比較低」(11.3%),有2.9%「為了戒菸」。然而,科學實證顯示,電子菸及加熱菸無助於戒菸,兩者的健康危害也不會低於其他菸品,因為好奇或跟著他人使用,一點好處都沒有!
電子菸,是近年興起的新形態菸品,在全球吸菸人口逐漸下降時,以科技、時尚之姿問世,不到幾年,就擄獲大量使用者,且影響力持續增加。多數人對電子菸的認知,仍停留在傷害性低的印象,但隨著近年醫學及毒物學的多項研究,屢次證實電子菸的健康危害不亞於傳統紙菸,人體心、肺、肝、腎等重要器官均會受到菸害威脅,甚至增加致癌機率。
由於一般大眾對於電子菸的認知,多半仍以為電子菸比紙(捲)菸危害小、可用於戒菸、無二手菸困擾、氣味更好聞、無菸草燃燒之臭味等錯誤印象,進而更放心地使用電子菸,但隨著近年發現的科學證據越來越完整,足以顯示電子菸並非如製造商所宣稱的更安全、更健康。
電子菸目前仍不合法,無論是進口、販賣皆易觸法,呼籲民眾一起努力支持政府推動菸害防治法,預防青少年嘗試電子菸危害健康之風險之外,家中有兒童與青少年之家長,更需留意電子菸以各種可愛包裝吸引兒童與青少年嘗試之風險。
社論/正視電子菸的健康危害
- 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