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及全民團結努力之下,國內COVID-19疫情趨於平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7月29日開始降級但不解封,最大的特徵就是出門不戴口罩會被罰錢;我們認為,防疫視同作戰,口罩更是自保且保人的最便利武器,在疫情餘波不斷的當下,出門在外,口罩還是請乖乖戴好。
中央於7月26日解除疫情三級管制,特徵為降級不解封,通案性原則包括除飲食外,全程配戴口罩、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人數限制50人,室外人數限制100人,若超額則提防疫計畫,暫不開放場域或行業為游泳池、八大行業、遶境、進香等非固定地點宗教活動。
這樣的降級,對於常民來說是很無感,因為平常下班的休閒消遣還是持續禁止,最讓人頭痛的是出門還是要戴口罩,畢竟盛夏已到,出外沒走幾步路就會滿頭大汗,連帶的就是口罩吸了汗水全濕,直接作用就是呼吸困難,此時如果想脫下來喘口氣或換口罩,還要注意周邊有沒警察要抓人,或正義魔人準備檢舉,出外真的是毫無鬆懈空間。
確實,對於癮君子及勞動工作者來說,戴口罩成了最大的夢魘,想找空檔解悶提神一下,或是喝口水喘口氣,還不用把口罩脫下來,警察大人的舉發單可能先就送到面前了,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全台上演,無不希望警方可以先勸導,惡性反抗才開罰。
地區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由於目前國內疫情「清零」還需要時間,各相關局處嚴守全程配戴口罩、實聯制、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等通案性原則,呼籲民眾雖然疫情日漸趨緩,但仍應減少非必要之外出及活動,出門務必配戴口罩避免群聚,避免造成防疫破口。地區也會維持機場入境快篩及加速疫苗施打,以確保阻絕疫情於境外及強化社區防疫力。
為兼顧防疫與民眾生活品質,我們認為應將防疫融入日常生活,疫情緩解後維持個人防疫措施,包括勤洗手、在密閉多人空間或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時戴口罩,而且要注重個人呼吸道衛生和咳嗽禮儀等良好習慣,例如咳嗽或是打噴嚏的基本禮貌,只是很多人經常忽略,在公共場所遭來別人的側目。
唯一的相互保證就是戴口罩,可以預見未來數年之間,戴口罩就是外出習慣,一方面可以遮陽、保暖,一方面也可以維持個人的講話禮儀,不致口沫橫飛,極少數不喜歡口罩的民眾,不習慣也要習慣才行。
社論/降級不解封 口罩還是乖乖戴好
- 202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