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新書《台灣地方創生故事》系列感恩分享會,17日在馬祖南北竿與大家一起成長,陳美伶是台灣地方創生概念的重要推手,選擇在馬祖做為新書發表會首站,她對馬祖的喜愛不難體會。馬祖相對其它離島縣市而言仍保留較多傳統在地元素,而這樣的條件正是發展地方創生的重要基礎,青年朋友們返鄉創業要能充份結合在地特色發展產業,才能走得長久。
地方創生概念在台灣推行已久,有越來越多的鄉村小鎮因為結合了創生思維,讓原本可能日落西山的傳統產業東山再起,陳美伶以她多年時間走訪各地的觀察與體驗,為台灣創生找出一套可行模式,而這樣的發展模式放諸四海皆準,馬祖也不例外,成敗關鍵在於能否找到足以支撐產業永續發展的特色,需要對的人做對的事,而青年朋友要做的正是讓傳統產業再生與轉身的推手。
近年來各地政府都鼓勵青年返鄉,也推出很多優惠政策吸引青年創業,但在整體大環境受疫情衝擊下,坦白說要能突破重圍闖出一片天很不容易,此時在地優勢就扮演重要角色。馬祖自多年前開始發展觀光產業以來,創造了不少就業機會,也有不少青年返鄉加入工作行列,但與地方創生有關的其實並不多,而陳美伶《台灣地方創生故事》提供了馬祖青年突破思維的靈感,誰能搶先下手就能是一個成功者。
陳美伶在新書分享會中提及,相較於金門她更喜歡馬祖,原因是金門太過於匠氣,而馬祖相對保留較多原味。匠氣指的是過多的人工開發色彩,馬祖除了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外,需不需要過度開發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不久前87水災為各島帶來不少災情,其中以南北竿最為嚴重,這是因為兩島相對開發較多的緣故。地方創生其實更著重於觀念的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與產業經過創生概念的融入,有機會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而這樣的路不一定需要翻天覆地的改變,反而應是創意與巧思的表現。
馬祖要永續發展一定需要產業做為基礎,有產業就需要人才,才能創造就業機會,居民才能生根發展。觀光是發展主軸,在這樣大環境下可以有很多生財之道,從傳統中找突破、從日常中找靈感,這正是青年朋友要積極培養的能力。以馬祖老酒為例,這種家家戶戶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如何透過體驗讓外來遊客接受甚至是喜愛?需要的是創生概念和創意發想,傳統產業就能因此發光發亮。地方創生對馬祖尤其重要,結合在地生活體驗的觀光發展模式是世界主流趨勢,馬祖有很多亮點需要青年朋友去發揚光大。
社論/結合地方創生的產業發展之路
- 2021-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