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多元融合一家親

  • 2021-08-25
 台灣雖小但卻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原本就有閩南、客家、外省及十幾族的原住民,而近年來因為不同國家之間婚姻嫁娶,增加許多新住民,根據內政部的統計新住民人口數,新住民加上其子女數已經破百萬,已然成為台灣一股重要的力量。馬祖也是一個小縮影,加上還有來自台灣的媳婦,其實馬祖更必須為這些馬祖媳婦創造更溫暖的生活環境,畢竟每個家庭的女主人正是決定其幸福與否的關鍵因素。
 縣府文化處三年多前展開馬媳會的相關活動,馬媳顧名思義是馬祖媳婦,千里姻緣一線牽,緣分讓一群來自不同地域的女性嫁到馬祖,但是生活適應並不能單靠緣分或愛情,因為語言文化、生活習慣、風俗民情及環境適應問題,她們皆面臨跨文化適應的衝擊,加上遠離原生家園,容易產生情緒困擾以及人際互動上的問題,都需要在地的家人及鄉親,給予更多包容與善意協助。
 不管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開始給予更多的注意力與政策上的協助,內政部移民署執行新住民照顧輔導相關業務,補助各地方政府辦理生活適應輔導班、種籽研習營、生活適應宣導及推廣多元文化活動等,也提供相關諮詢服務專線,希望給予新住民第一線生活上的諮詢協助。
 但其實人類需要互相取暖,尤其是有相同處境或故事者,因此將同為外來馬祖媳婦集合在一起,除增加其認識交友的機會,還能互相幫助與輔導,在心理諮商有所謂的團體治療,即是將相同問題的人集合在一起,聽聽別人的故事,訴說自己的問題,能夠在心理得到支持的力量,彷彿我並非獨自面對這個問題一般。當然馬媳並非需要治療,只是從外地嫁來馬祖,透過這樣的集會,能夠讓大家多些認識的機會,走出自己的家庭,認識馬祖,才是正確融入馬祖的方式。
 馬媳會相關活動頗獲好評,除給予馬媳本身的活動外,像是文化語言教育活動,還有實用性的烹飪教學,甚至還舉辦親子之間活動,而最近馬媳會持續辦理下午茶活動,文化處表示馬媳會曾在前年舉辦攀講茶會,獲得馬媳熱烈支持。正如女性閨蜜之間相聚一般,今年以輕鬆下午茶模式聚會,讓所有馬媳短暫離開家中瑣事,一起天南地北聊聊,甚至吐吐苦水,感受女性朋友相聚的樂趣。
 馬祖媳婦來自不同地域,有的甚至有語言不通或識字問題,這會增加生活適應的困難,因此可以積極參與中文課程,開啟語言的溝通是新移民女性更快融入台灣文化、習俗的不二法門,如能以更積極、開放的心境嘗試學習,必能減少文化差異所產生的生活困境與不適,也能作為下一代很好的模範,在馬媳之間就有積極自學取得空大學歷,參與公部門工作的範例。
 再來積極拓展人際網絡,馬媳會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走出自己的家庭,參與社區活動,認識更多的朋友,也是融入在地的好方法。這群馬媳不遠千里而來,加入馬祖家庭,辛苦孕育下一代照顧家庭,馬祖人更應給予更多的善意,提供更多的協助與輔導,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與差異,讓這群勞苦功高的媳婦們開心加入馬祖,成為真正馬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