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四面環海,地區部分業者看見水上活動發展潛力,陸續投入水上活動經營,從獨木舟到近年新興的SUP單人立槳,這些活動能為馬祖觀光帶來加分。更重要的是,馬祖的開放式海域,更要注意遊客安全,避免發生意外,才能建立可長可久的海上活動觀光品牌。
根據中央社報導,國旅旺季期間,旅遊業者統計,近期前20大熱門行程中,有3成來自於澎湖、小琉球與離島的旅遊商品,尤其水上活動更是熱門選項,如SUP、獨木舟、寬板滑水、浮潛及水中攝影等體驗,成為遊客旅遊首選,都為地區帶來可觀的經濟收入。
水上活動必須考量風險,馬祖是開放式水域,並沒有救生人員常駐,海面看似平穩,卻常有風浪、海流因素干擾,我們在從事水上活動的同時,應培養正確觀念避免意外發生。澎湖就曾發生一起遊客遊玩SUP立槳,結果被海浪帶到外海案件,遊客體力不支,無法自行划回岸邊,最後只好向海巡求救,才結束這場海上驚魂。可見水上運動需兼顧娛樂與安全,全程穿上救生衣是必須的,合格的教練與多人成行也是安全保證。
馬祖有許多海域適合發展水上休憩活動,例如北竿芹壁、南竿津沙、鐵板、復興海域等都很適合,每當夏季到來都有遊客與鄉親前往戲水。民間已經提前開始發展時,公部門要跟上腳步,盤點水域相關設施是否完善,例如現場救生設備是否齊全,民眾就建議部分海域岸上增設沖水、更衣場所,方便遊客使用,提供友善的環境,有利活動推廣。
水上活動要在馬祖永續經營,首先需提升產業知名度,結合官方與民間共同推廣,逐步建立品牌,讓水上活動成為馬祖夏日觀光代名詞。過去只有芹壁提供遊客獨木舟活動,雖然遊客迴響不錯,但規模有限,如今民間有意願投入產業擴大經營,若能有政策上的支持,想必能對地區觀光發展帶來嶄新面貌。馬祖許多活動都與「海」有關,賞藍眼淚、海上看馬祖、生態賞鷗等,馬祖與海洋關係密不可分,我們應學習親海、近海、識海。
活動業者也要自律,保持警覺,留意天氣及海面的變化,務必結伴同行並掌握團體人數,多一分注意,則少一分危險。馬祖過去不時有民眾前往海岸活動發生憾事,現在海上娛樂活動剛起步,更要特別注意安全,畢竟人命關天,也可能影響未來活動口碑,海上活動不可不慎。
社論/海上遊憩 安全第一
- 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