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島嶼分散澳口多,又臨近中國大陸,來自海面的垃圾是源源不絕,自戰地政務解除地方自治以來,澳口淨灘一直是地方軍民沒有停止的工作。去年在行政院「向海致敬」專案經費挹注下,各鄉各島都有專責人員在執行淨灘,讓淨灘成為常態工作,成效自然也比較好。面對這條沒有盡頭的道路,未來要試著找到更有效率、更有意義的淨灘模式,中央與地方都要做一些調整。
處理海漂垃圾一直是金馬外島縣市揮之不去的夢魘,多年來地方耗費在淨灘的人力與經費不計其數,由於列島臨近大陸,在現階段沒法從源頭改善的前提下,海漂垃圾不僅會定時來,而且會越來越多。調整作法與心態來面對源源不絕的垃圾問題,成了未來馬祖觀光發展的重要思考,過去地區各島的淨灘工作多半由各鄉清潔隊、軍方、民間社團志工、學校等單位分工,而這些都不是常態人力,淨灘的效果短時間很有效,但要持之以恆有點難。
行政院於109年5月7日核定「向海致敬-海岸清潔維護計畫」,結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交通部、經濟部、國防部、內政部、財政部、行政院海洋委員會、教育部及環保署等9大部會(15個機關),共同訂定「清理乾淨、友善海洋」、「源頭減量、根本做起」、「去化回收、循環利用」、「資訊透明、擴大參與」及「海洋教育、自我管理」等5大政策,合作推動向海致敬計畫,以機關協力合作(中央與地方)共同維護海岸地區環境整潔。海岸清潔維護計畫的推出讓淨灘所需要的經費比較充裕,但我們希望這樣的計畫不能只是喊口號,要成為例行性計畫才能確保潔淨海岸永續。
馬祖各島海岸線長,澳口也多,海岸清潔維護計畫是否要涵蓋所有澳口是值得探究的,為了讓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各島應就淨灘人力機具可及之處全面盤點,淨灘的重點也要以遊客較常出現的海岸沙灘為主,只有集中人力與經費才能讓計畫走的長久。任何與淨灘有關的專案計畫在評估之前都要更務實,避免為了帳面上的數字而讓淨灘流於形式。其次是要調整面對海漂垃圾的心態,以目前的現況來看,海漂垃圾不會清一次就沒有了,這已經是天天都要做的事了,因此只有穩定的計畫經費來源才能讓我們的海岸永保清潔。
向海致敬計畫訂的很完整,各縣市也因為這項計畫多了臨時就業機會,計畫立意良好是事實,但實際執行會面臨很多困難。以源頭管理來說,大部份海漂垃圾來自對岸,但如何才能透過協商讓源頭減量才是大問題,在此之前只有落實經費人力集中運用、責任分工明確、獎勵民間投入等,雖看不到盡頭但卻能一直走下去。
社論/淨灘是條看不到盡頭的路
- 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