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別輕忽轉機背後的危機

  • 2021-09-10
 好不容易讓疫情「加零」,百業逐步恢復商機,但近日新冠肺炎變種病毒Delta入侵台灣,肇致機師感染、幼兒園群聚等風險,讓國境安全再度亮起紅燈,甚至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也表示,不排除全台升回三級警戒,讓連假前夕的天空出現大片烏雲。
 防疫視同作戰,最怕的就是產生鬆懈與心存僥倖,讓敵方有機可乘,誠如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海軍的輕忽,使日軍得以有偷襲珍珠港的空間,扭轉了局勢。進一步言之,於戰役過程,最怕出現凡是可能出錯且必定會出錯的莫非定律(Murphy's Law),劍指任何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
 病毒是不長眼睛的,稍有個大意很可能功虧一簣。自今年五月以來,費了相當大的工夫才讓本土疫情降至個位數、乃至歸零,這些全都是彼我共同努力得來的成果,讓許多業者相繼復業,甚至有縣市取消境內餐廳用餐隔板的限制。但轉機與危機是一體兩面的,這些好景若沒嚴格把關與持續恪守,很快就會成為伺服在側的病毒有再入侵的破口,讓榮景復甦成為海市蜃樓。
 有道是:「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在全球疫情一片渾沌未明的紛亂下,台灣的確診人數能出現掛零的時日,意味著鄉親們的鬥志堅強,用最高規格的衛生觀念來抗疫;但另一面向卻也是陷入危險的伊始,在歡樂中忘了當前仍在與病毒共舞的環境,讓疫情隨時有加溫回暖的可能性。洵是,零確診雖是彼我終極目標,但在相當程度上也相當懼怕會讓社會失去警戒心,降低防範標準。
 古龍的《三少爺的劍》有這樣一段話:「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不論是降級或是微解封,本質上仍是屬於警戒狀態,都意味著仍在病毒的威脅,仍不能馬虎防疫工作。儘管馬祖的防疫工作進行得相當周全,也未有境內個案的開展,但仍要用最嚴謹態度來面對,不能讓防範工作鬆懈,使最安全的地方變成最危險之處。
 觀光是馬祖賴以發展的重要命脈,我們始終相信疫情會有落幕的一天,也期盼能早日找回昔日的盛況與人潮。但在當前的環境下,除了籲請鄉親做好自主管理外,也要大家共體時艱,忍耐這過渡期的觀光低潮,並做好最佳準備,賡續維護0確診的北疆島嶼,以期待在黧黑中看到天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