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中秋慶佳節 團聚莫輕忽防疫

  • 2021-09-21
 今天是一年一度中秋佳節,「月到中秋分外明」,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人最富「團圓」民俗色彩的中秋節。中國人自古即重團圓,「團」者圓也,有相聚之意,「圓」是完整的象徵,中秋節的團圓意涵,就是希望每個人的人生圓圓滿滿,每個人的生命無缺無憾,每個家庭共享天倫之樂。望著一輪皎潔明月,月圓、人圓、家圓之際,正如同馬祖「軍民一家、同島一命」精神一樣,願我們馬祖所有軍民都圓圓滿滿,事事平安。
 隨著社會的變遷,現代人生活的擔子是愈來愈重,大家各忙各的,相聚的時間是愈來愈少。疏離的社會、疏離的人際,所幸傳統的中秋節還沒有遭到遺棄,讓忙碌的現代人可以利用這個難得假日和家人、朋友親近相聚,從古老傳統的節日中找回人生的閒暇浪漫。月圓人團圓的文學寓意,不僅沒有遭時代洪流所淘汰,反而在汲汲營營的商業環境中,烘托出真正美好生命的嚮往和意義。時值中秋節來臨,天涯共此時的彼此牽掛祝福,依然在傳遞著。
 中秋節是民間表達惜福、感恩和關懷的重要節日,今年因有四天連假,更添增不少小確幸氛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新冠疫情的起伏侵擾,正因如此,吾人更要做好防疫,確保安康。今年五月以前,國內社區幾乎沒有病例,社會氣氛相對放鬆,民眾社交、聚會、飲食、出遊、探親等,警覺性不高。現在雖然是自五月以來,疫情控制最穩定的時候,本土感染病例經常出現加零,然而沒有人可以否認,社區裡仍然可能存在零星感染者,只是輕症或無症狀,所以未能發現。再加上民眾謹慎防疫,才沒有擴散。
 長期防疫,確實會感到疲乏,需要心理支持。返鄉探親或出遊的民眾,仍應注意避開人潮,與人保持社交距離。若是沒有返鄉者,視訊團圓或異地線上共同賞月,也是很好的選擇。防疫人人有責,且不分平日假日;假期間的歡樂氣氛往往容易鬆懈家庭成員防疫作為,宜勤於相互提醒遵守、勤於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指引。
 早幾年,每逢中秋節都會出現「別讓月娘笑我們髒」這句廣告詞,呼籲民眾歡度佳節不要亂丟垃圾、保持環境衛生乾淨。到了現在,中秋節和環保議題仍然息息相關,並且更進一步提升到節能減碳的層次。「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地球都只有一個,做為地球的一份子,於歡慶中秋佳節的此時,也必須體認到暖化對我們生存環境可能帶來的重大災難,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抒懷寄情,進一步轉化為全球的關懷,落實節能減碳的共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