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成為好用的人力資源讓馬祖更進步

  • 2021-10-22
 《天下雜誌》日前公布2021幸福城市大調查,從經濟、環境、施政、文教、社福等5大面向評估結果,連江縣在非6都城市排名蟬聯第1,在在歸功於全體鄉親的努力,把自己以人才的角度來為家鄉付出,讓馬祖共好、更好。
 人才雖然是國家社會的重要棟梁支柱,但並不代表就能夠產出高績效的結果,關鍵在於究為「好用」者與「有用」者。一般而言,各機關組織多會喜歡好用的人才,儘管渠等未必聰明、也可能非樣樣精通、更可能須教授好幾遍才有辦法吸收,但卻持有工作熱忱、也願意學習、持開放心態不拘泥過往、配合度高及具可塑性,能確實依組織的需求來執行任務,並適時適量回饋己見供參。
 相對於好用的人才,有用的人或許具有高度專業能力與學識背景、人脈關係及種種資源,得以在精通領域上奉獻己力,但因經常囿於己身高傲自尊,不願屈就身段來工作。這類人才在專業領域上表現得可圈可點,經常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但卻過於自身主見,以自我觀點看世界,高度自負不願接受領域外工作的指派,讓他人相處起來深感困擾與壓力,甚至易肇致摩擦齟齬。
 理想狀態下,各組織在用人時會希望募得好用且有用者,以打造優質與效率的工作表現,而非過於計較的本位主義優越者。雖然這般的願景不易達成,但求得能具伸縮彈性的好用人才是個順次位選項;最糟糕的結果是,組織內充斥高度專家專業人才,卻不願互相合作協調,各自以己身視框來處理一切事務,且過度仰賴過往窠臼思維,不願接受創新挑戰與變革,無法用新的腦袋來面對時下的環境。
 日本西武集團的掌門人堤義明有一條用人原則:寧用誠實人,不用聰明人。為了區別彼此的差別,一開始都先讓員工打雜。時間一久,聰明人一開始認真工作,後來便投機取巧,甚至動歪腦筋;誠實人一開始表現笨拙,但歷經觀察磨練,終究在表現上勝過聰明人一籌,成為幹練者。台灣塑膠集團掌門人王永慶也曾提出「用中等人才」的概念,因為認為一流人才自恃專業,有個不順心就抱怨或離職,並非公司所樂見。
 洵是,如何學會讓自己具專業外,還深具歸零思維,成為能彈性自如的「好用人才」,會是你我人生路程上的重要必修課;畢竟,馬祖要進步,除了需要很多專業知能的導入,更需要如水流般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