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市場對馬祖高粱酒的需求,連江縣政府斥資16億餘元新建馬祖酒廠南竿二廠,22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2024年完工啟用。新廠設立完成後,未來可生產馬祖高粱酒100至150萬公升,可有效增加地方財政收入,促進在地產業及觀光發展,也能增進各項民生福祉。
馬祖酒廠為地區最重要之產業,亦為地區財政命脈之所繫。馬祖酒廠歷經65年發展,目前已為台灣白酒市場重要品牌之一。馬祖高粱酒的成長背景與品牌形成,除了酒質香醇濃郁以外,也得利於軍管時期數十萬國軍長期飲用及口耳相傳,逐漸擴散成為廣大的馬酒族群。如今,原有馬酒飲用愛好者的年齡層逐漸老化,年輕族群對馬祖高粱酒品牌的認同日益淡化,再加上洋酒的競爭,馬祖酒廠面對未來發展,對於如何建構品牌策略,提升品牌價值,以及延伸馬酒品牌價值等,都是重要的挑戰。
馬祖酒廠成立於1956年3月7日,原名「中興酒廠」隸屬馬祖戰地政務委員會,創立之初,廠址設於復興村,租用民舍,設備簡陋,仍循土法釀酒,嗣經積極經營,不斷研究發展創新,1969年擇定復興村208號位置擴建廠房,次年10月10日遷建於現址,更名為「馬祖酒廠」,陸續更新設備,始初具規模,產量逐年遞增。1977年再次擴建廠房,增添設備,加強研究發展,積極吸取釀酒技術,發揮克難創業精神,逐年增產,以應市場所需。1992年戰地政務終止,馬祖酒廠脫離軍方掌控,改隸連江縣政府。1997年為因應菸酒專賣制度廢除後,面臨組織變革及市場競爭壓力,針對未來營運走向擬訂民營化方案,業經行政院經建會核定,並於1999年8月8日正式改制為「馬祖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南竿廠、東引廠及台北直營店等,其經營型態進入公司體制運作時代。
國外的酒觀光行之有年,不僅有助於經濟上的收益,並且被視為是區域發展及地區意象重塑的一種策略。地方文化產業,加上了「地方」兩字則意義深遠,它是強調文化的「獨特性」、「個性化」與「在地性」,它根源於地域,蘊含歷史文化的豐瞻,並非所有的地方皆有產製此種產品,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質。近幾年馬祖將具有魅力、獨特的地方文化,透過行銷概念予以商品化,賦予其實體與心理價值,即是經由企業化經營方式創造市場的新氣象,提升市場的價值。
因應市場競爭,馬祖酒廠亟需投資擴充生產設備,是未來發展的首要課題。隨著時代變遷,傳統製造業的改革創新已是勢在必行;而工廠觀光化,不僅能提升傳統產業自身價值,更可將有形的產業資源轉為無價的觀光資產;觀光工廠所帶來之人潮及商機不但可將觀光產業與製造業緊密結合,提升傳統製造業的形象,另亦藉由觀光人潮所帶來之消費行為增加產業收益。馬祖酒廠南竿二廠新建工程,不但為產業尋求另一發展之新契機,更能激發地域產業的生命力及產業的振興成效。
社論/欣見馬祖酒廠新廠動工 激發地方產業的生命力與希望
- 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