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內政部統計,臺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在107年底已逾14%,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截至109年6月底已有近370萬人,占總人口比率15.7%。人口結構快速高齡化,長者身體功能可能出現失能、失智,以及罹患慢性病等健康問題,將對國家長照體系帶來沉重負擔,早期給予長者功能評估並據以提供符合其需要之轉介與介入服務,以達預防及延緩失能之目的,增進長者生活品質。
依據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超過84.7%的老人至少罹患1項慢性病,常見慢性病主要類型為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類型,這些慢性病及合併症相對也造成失能人口大幅增加。此外,疫情期間長輩多半都宅在家,久坐不動可能導致肌力下降,讓走路、爬樓梯更吃力,而人際間往來減少,也減少了動動腦的機會,因而造成認知能力下降情形,可能更加重長輩身體功能變差,不加以注意將可能導致失能狀況發生。
為了讓家人更瞭解家中長輩身體功能狀況,國民健康署免費提供65歲以上長者身體功能評估服務,藉由醫事專業人員與家人協助,透過相關身體功能評估量表來幫忙了解長輩其身心功能是否有變化,讓長者宅在家中也能掌握自己的身體功能,更透過家庭互動減少因為宅在家而產生的副作用。
隨著人口快速老化,更需要及早採取行動延緩或預防老人家失能狀況的發生,這些發生在長輩身上的問題,如果不即時發現及處理,常常就會看見長輩生活功能退化,產生個人及家庭困擾。對於長者異常的狀況,提供醫療轉介服務與運動及飲食指導,從後端分析中發現,有6成5長者配合運動營養指導,在經過3個月管理追蹤後,異常率有明顯改善,從近6成下降至近4成。長者功能評估表(ICOPE)使用十分方便容易,除了可以透過醫療院所協助外,另外也可以由家人來幫忙評估,幫助家中或身旁的長輩們進行簡單測試,除了可以提早發現有無異常外,也可以增進親子互動關係,若有發現異常,也可以在長輩就醫回診時,請教醫事人員。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造成健康照護的衝擊,隨著老年人口健康照護需求的增加,醫療費用節節上漲,老人的健康問題已成為國家社會的重要議題,透過老人健康照護意識的覺醒,進而形成對老年人健康促進的重視。對老年人提倡保健知識,不僅可降低衰老的速度或延緩老年人傷病、殘障和死亡發生,減少社會對老人醫療的成本的支出,並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增進其生活滿意度。國人平均餘命延長、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人口發展趨勢,凸顯老人健康與社會照顧的重要性,迎接高齡社會,必須要更加速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透過各種政策措施,才能發揮延緩失能、健康老化的預期效益。
社論/定期身體功能評估檢測 為家中長輩健康把關
-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