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國際藝術島計畫正式啟動,地方政府列為馬祖未來10年的重大計畫,希望經由此計畫打造馬祖文化品牌,與世界接軌,而最終目標是讓馬祖的觀光品牌從走馬看花進入深度之旅。觀光產業要的是可長可久,而文化與藝術正是永續經營的最重要元素,期待計畫推動除軟體策展活動外,更要將藝術島核心價值融入所有的軟硬體建設中,讓馬祖真正的脫胎換骨成為世人爭相到訪的世外桃源。
馬祖國際藝術島展開2年一屆,共10年的長期計畫,這是一項結合建築景觀總顧問、文化治理與設計導入的新縣政治理模式的大計畫,是未來10年馬祖的「黃金計畫」,若能具體落實,才能讓馬祖遍地黃金。馬祖自83年機場開航以來致力發展觀光產業,但多年來我們一直著重在來客數的迷思,觀光政策與建設多半為迎合大眾旅遊需求,又因地小島散讓遊程以走馬看花為主,缺乏深度之旅的內涵,回頭客的比例偏低,而要翻轉這樣的局面就需要從充實旅遊內涵著手。
我們以北竿芹壁村為例,地方各界都以馬祖地中海自居,甚至冠名小希臘,但仔細駐足會發現整個芹壁村少了點日式的優雅和歐式的浪漫,此時就必須透過藝術與文化的加持,讓質感再升級。文化與藝術是很多知名觀光點的重要核心元素,過去因為發展定位以及住民意識,讓許多屬於馬祖的文化與藝術元素隨著地方建設而不斷流失,現在正是我們要停下來深思的時刻,而國際藝術的計畫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
國際藝術島計畫第一屆以「島嶼釀」為主題,而這個「釀」字對馬祖而言是十分有意義的,走過50年軍管的馬祖雖失去很多,但也留下不少,經過半世紀的時間,我們是釀出更好的觀光潛力?還是在畫蛇添足?都要重新回頭來檢視。運用僅存的資源發揮所長進而發光發亮,是此次藝術島計畫的終極目標,初期計畫可能是強調軟體的策展為主,未來希望把計畫精神融入地方各項建設,從縣到鄉都要有共同目標,這是一項改造體質的大工程。
馬祖在觀光發展20多年後,帳面上的數字是遊客持續增加,但也不能忽視即將面臨發展瓶頸的事實,若不能做好觀光產業打底工作,一個風向的轉變可能讓馬祖旅遊走下坡。馬祖沒有世遺的光環,但有的是無法取代的地方特色,讓整體觀感與品味升級是未來官民共同努力的方向;國際藝術島計畫要深入基層,從心來改造馬祖,鄉村建設點滴的累積都可能影響整體成效,此時簡約風格與減法建設或許也應是藝術島計畫的方向之一。
社論/期待藝術島計畫讓馬祖脫胎換骨
-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