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詐騙何其多 小心為上

  • 2021-11-03
 今年馬祖詐騙案特別多,受害者也許因為被披露所以可以得知,但尚且還有許多沒有被騙成功、或是被騙不敢說的黑數藏在其中,能夠被行員發現進而阻止的都算是幸運兒,根據警政署的統計去年全台發生的詐騙案達二萬餘件,其中男女發生最多的都是解除分期付款,再來就是投資詐欺及網路拍賣,現代人網路操作各項購物及付款行為,遇到有疑義的要求,莫忘冷靜、查證與求救三原則。
 南竿警察所日前透過各種管道宣導防詐騙,還呼籲行員大膽假設,對於可疑受騙匯款的客戶,加強關懷提問並立即請求警方協助,沒想到沒幾天就立即阻擋民眾受騙發生。一名女士在十月連續被不同詐騙集團蒙騙,詐騙集團甚至教導她如何應對行員的關懷提問,像是自行表述是網購或購買特定高價商品,幸而行員察覺她神色緊張、呼吸急促,遂通報員警前來勸阻,成功的讓她守住荷包。
 科技時代人們可以透過電話、網路即時溝通,這也讓詐騙無界限,遠在國之北疆的馬祖也無法倖免,加上馬祖鄉親網購的頻率高、人性純樸,因此很容易上當受騙。單就這幾個月馬祖詐騙案觀察,有交友結合假投資、解除分期付款,當然還有最普遍的帳單過期等,在馬祖因為地理位置關係,無法讓人來接應,幾乎都是要求受害者操作提款機或是匯款,因此只要遇見這樣的要求都必須審慎以對。
 根據警政署的統計資料顯示,去年一年詐欺案件發生次數計二萬二千多件,而樣態則以購物詐欺占比最多,解除分期付款詐欺及投資詐騙分占第二跟三,另外受害者其實以十八到三十九佔近六成,而女性受騙率逐年提高,未滿五十歲被詐騙手法以解除分期付款及假網路拍賣(購物)較多,50歲以上則以猜猜我是誰、盜(冒)用好友身分及假冒機構(公務員)為主要被詐騙手法,合占逾5成。
 根據趨勢科技防詐達人觀察第一種熱門騙術,是百變的投資型詐騙,近期常見的幾類投資型詐騙,有假冒名人的加密貨幣詐騙、或是港股投資詐騙,亦有接單App 在儲值投資後無預警關閉的狀況;第二種熱門騙術,則是偽裝成銀行或是金融機構的「釣魚簡訊」,這類型的釣魚詐騙不僅讓民眾錢包失守,更可能所有個資全都露,使消費者深陷盜刷風險之中。最後一種熱門騙術是超逼真的節日「假貼圖」,這類訊息會隨著節慶和不同主題而變化,並且要求使用者盡可能廣傳分享或加入「詐騙LINE帳號」,再趁機變更使用者頭像名稱,佯裝熟人進行二次詐騙。
 詐騙集團會持續不斷將舊有手法重新包裝,並圍繞時下熱門議題伺機而動,近期因應中央政府推出振興五倍券,使用信用卡、電子票證及行動支付等方式綁定及全國超商(市)受理預訂作業、領取,不肖詐騙集團會以通訊軟體,誘騙民眾聽從指示加入通訊帳號後,使個資遭盜用或遭詐騙匯款,並誤導民眾貼文詐騙振興五倍券,如民眾在網路社群平台發現貼文提及可協助預購五倍券或接獲來電宣稱五倍券申請流程出現錯誤,要求透過網路銀行或ATM解除分期付款等程序,其實都是詐騙集團企圖詐騙民眾手法。
 詐騙手法何其多,但只要切記不要輕易相信,不要貪小便宜,世界上沒有穩賺不賠的投資,對於帥哥美女的照片也不要信以為真,不要落入騙徒的話術之中,切記calm(冷靜)、check(查證)、call(求助)的3C原則,就不會成為下一個詐騙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