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是一種肯定,也是一股激勵,疫後由衛福局110年馬祖優良餐廳表揚暨頒獎特別選在台北舉行記者發表會,現場展示馬祖特色菜餚,並邀美食專家現身,透過台灣媒體報導宣傳行銷馬祖美食,這項作法亦值得稱許。
旅遊重在體驗,吃是旅遊重要一個選項,從這項優級餐廳標章頒發之後,來看馬祖旅遊餐飲,我們認為地方仍有很大努力及改進空間,現階段歸納兩項,一是推動特色風味餐飲特色品牌建立,二是需要年輕人力投入。
先說餐飲人力,在地方欠缺人力資源下,原本廚師尋覓不易,現有經營者在年齡、體力長期負荷下的確力不從心,只能小桌營生維持,同時餐飲需要年輕力壯,且具創新。以台灣不少知名或排隊餐廳,在第二代接手之後,不但擴大版圖,生意更加火紅,主要在於年輕有創意。
再說餐飲特色品牌,地方海鮮聖品美味,遊客都讚不絕口,但是很難走出舊有框架,價位永遠無法拉高,問題在欠缺創新,花同樣時間、體力及食材,走得還是一般等級價碼。以馬祖酒糟而言可以「紅」門宴,從頭到尾擺出12道紅糟料理菜;淡菜也是如此,12道不同料理,足夠令人驚艷。客層有不同需求,價位、盤數可自由增減,收費自當有別。
馬祖旅遊事業升級,寄望在地新生代投入後,前進動能及速度也要跟上,從疫情前旺季起,我們單就餐飲部分仍然不足,同時在選擇上也是有限。我們除建議及鼓勵交給第2代經營之外,現階段經營者在策略、作法、菜單上要做調整,讓自己輕鬆,收益共享,也可滿足遊客需求。
在作法上,餐飲品項不要弄得太複雜,以簡單、易熟、前置處理方便的食物為主,這樣不但輕鬆,在提供速度上也快,同時運用手機連線功能,在訂餐服務部分可以事先告知通訊,也可便於準備。
再者,在菜單選擇上,除了前述處理簡單食材外,力求地方風味特色的菜餚,有的食材具在地特色及處理快速,不必要張羅一堆非在地的東西,不但遊客無法接受,連在地鄉親也不會上門。
現在人講求吃得簡單,有特色的東西1碗麵、1盤炒飯或是1盅特色口感的湯就可滿足,而不是一桌看似豐富,卻無法引起滿足。特色小吃永遠吃不膩,我們只要賣酒糟炒飯、老酒麵線,搭配酒蛋,或是淡菜海鮮麵、鹼粽、酒糟鰻,遊客吃了就很開心。秋冬鱸魚、烏魚,煮一鍋鱸魚米粉,只賣這個,沒有任何單點。生意,是人要生出好的主意,手法要簡單,具風味特色才是王道。
社論/馬祖優級餐廳標章後新思路
- 202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