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社會角落的目睹家暴不容忽視

  • 2021-11-12
 據衛生福利部調查顯示,近五年每年的家庭暴力通報案件數平均至少10萬件,以婚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為大宗,且有攀升趨勢。儘管馬祖地區的家暴案件數歷年平均約20件上下,相較於全國相對低幅,但卻不可忽視背後隱含的影響意義,尤其是對於兒少的衝擊。
 日前據媒體報導,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曾因目睹家暴而在心坎裡深植創傷陰影。威爾史密斯今年11月9日推出回憶錄「Will」,據美國暢銷雜誌《時人》(People)揭露,他的父親早年對他的母親暴力相向,自己目睹家暴的發生,但當下他卻沒能好好的保護他母親,致使這份沉重的愧疚感一直跟著他,甚至當他父親年邁生病時,曾有過想把父親推下樓的動念。威爾史密斯也剴切指出,在螢光幕前的光鮮亮麗或是巨星的身分都是精心規劃出來的結果,是為了躲避自己、把懦弱隱藏起來。
 目睹家暴的孩子身體的傷會好,但心裡的傷痕卻往往不容易癒合。心理師觀察發現,在家暴環境裡,孩子即便不是家暴者主要的攻擊目標,也會產生隱性傷痕。家庭暴力的經驗會被複製與模仿,長大後易成為約會及婚姻暴力的加害者,形成所謂的代間傳遞或暴力循環,產生更多的施暴者,所衍生的依附關係的型態也會一代又一代的沿襲傳承,持續存在不安全的依附環境。而夾在父母之間的目睹兒童,要承受許多的矛盾與衝突情緒,以及面對選邊站與忠誠議題的困窘。
 更至為難解的枷鎖是受暴者和目睹家暴兒童與原生住所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羈絆,無法、也不願離開,仍停留在該環境裡。許多暴力受害者不願選擇離開施暴者,並非願意屈就繼續受害,而繫於親情的連結,不願與孩子或家長分開;以及經濟上的現實考量,擔心缺少經濟支柱無以生活;還有擔心社會異樣眼光,投以不善視角,影響前途與生存。也因為這般的漩渦,讓受暴者只能賡續與家暴者共存,孩童也持續在這氛圍下成長,目睹暴力的種種。
 馬祖地區的家暴通報案件雖少,但每件的通報除代表受害者的挫折,也隱含意味可能至少有1位以上的孩子有親眼目睹或耳聞暴力的發生,推估每年至少有20位以上的目睹家暴孩童。若相較於全國,以四鄉五島家戶數來換算,這個數值仍有警覺的空間,且有可能為保守估計;若再把未通報的潛在個案數納入來推算,或許會有再研謀思考的餘地。
 樂活島嶼、友善社會是我們引以為傲的發展方針,也是海上桃花源美名的濫觴之一。為追求更安全與緊密的社會安全網絡,還是得多加留意家暴的角落,以導入目睹家暴兒少的輔導,讓家庭不再是陰影、而為向陽的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