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型砂石船不能靠 直接影響北竿營造成本

  • 2021-11-20
 砂石是推動地方建設的重要建材,北竿地區長久以來因為白沙港水深不足導致大型砂石船無法靠泊,進口商也多半是利用現貨市場上較小型船隻進口砂石,但不管是大陸還是台灣,3千噸級以下的砂石船不多,北竿的砂石進口成了推動地方建設的一大隱憂。
 北竿白沙港當初規劃時是以水深負5米設計,福澳港為負7米設計,白沙的水深無法讓3千噸以上船隻靠泊,多年來地方建設所需的砂石是以較小型約1千5百噸級船隻運輸。早年兩岸實施貨物小三通,政府也開放自大陸進口砂石,但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大陸方面這類小型的砂石船面臨經營壓力,易主或倒閉事件頻傳,因此最近半年很少看到有大陸砂石船申請載運砂石建材來馬,地區營造業轉向台灣進口砂石。
 大陸進口砂石與台灣進口有一定的成本差,大陸因地利之便在價格上會便宜一些,申請程序較為繁瑣,現階段四鄉五島的砂石都以台灣進口為主,但北竿白沙因為港區水深不足只能限定靠泊船隻噸位,這樣的現實讓北竿能用的船不多,包含混凝土業者與工程包商都長期為了出料問題傷腦筋;部份營造業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會自行進口袋裝的砂石,但與散裝進口的成本相距太大,碰到混凝土用量大的工程就非得仰賴散裝進口。
 北竿地區近年來重大建設工程不斷,除了現在手邊的工程外,放眼未來仍有多項大型工程要推動,這些都是砂石用量十分龐大的基層建設,若沒有正常穩定的砂石供應,影響會是很大的。砂石是混凝土最為重要的原料,而大部份建設主要經費也都在砂石建材之上,若北竿所有砂石均要配合船運改採袋裝進口,勢必大幅提升營造成本,這些成本最終都會反應在工程總金額之上,不管是公共工程還是民間建案,意味著因為砂石進口的不順暢都要加重成本。
 最近北竿多項較大型建設屢見流標或進度受阻現象,其中建材原物料上漲是原因之一,而砂石也算在內,去年就碰到砂石進口斷炊的事件,接下來這類事件很可能再度發生。要讓大型砂石船靠泊白沙涉及碼頭改造大工程,恐非短時間可完成,權宜之計是讓大型船減重載運,或是採袋裝取代散裝,但都是涉及成本的最終考量。在現階段小型船不願跑、大型船不能靠的兩難局面之下,政府與民間都要面對營造成本變高的事實,但基於地方建設整體需求考量,北竿的砂石進口問題應全盤檢討重視,甚至是未來所有建設規劃時都要在經費上做考量,否則會大大影響推動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