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定勝天的期許

  • 2021-11-24
 馬祖成立環保艦隊邁入第四個年頭,從海底及海面打撈的垃圾一年比一年多,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今年還有鄉親榮獲全國潛海戰將的守護獎,勉勵其為海洋環境的無私奉獻。大海之大無邊無際,漂流在海中或海底的垃圾沒人可以清楚到底有多少,以人類很小的力量對抗無止盡的垃圾,就好像是銜石填海般,但人類必須要有決心,因為大海無辜,垃圾也是人類造成的,唯有齊心努力雙管齊下,才有機會還大海原來的面貌。
 連江縣環資局表揚環保艦隊及潛海戰士淨海評比績優人員,共計二十位成績卓越鄉親獲選,今年度在馬祖周邊海域清理打撈1124公斤的海底垃圾,這是五十艘環保艦隊與十位潛海戰士守護海洋的辛苦成果。唯有親眼目睹,才會知道潛水人員跳下海底打撈海底垃圾,有多辛苦,一點一滴地將寶特瓶、玻璃瓶、塑膠容器等資源垃圾及塑膠袋、廢棄漁網、漁具等拾回岸上並回收,將垃圾隨手丟棄很容易,但要撿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去年海洋學者公布台灣海底垃圾調查,發現台灣海底垃圾的密度是全球的1.5倍,過去海底垃圾很少被關注,而是關注海面、海灘等肉眼可見的海廢,但其實海底垃圾攸關人類甚鉅,除了影響生態環境外,還會進入到魚類等海洋生物體內,最後透過食物鏈被人類吃下肚。英國就有研究指出,每年有1270萬公噸垃圾進入海洋,百分之九十四沉入海底,剩下百分之六才是沙灘,我們所見的海洋垃圾同樣是冰山一角。
 海洋保育署在去年動員超過435個潛水人次,在全台6個縣市海域,清除了41.12公噸的海底垃圾,清除的海廢前三名,第一名是漁網,總共清出36.51噸,接著是玻璃瓶有1.39噸,第三名是鐵鍊跟鐵籠,共有1.11噸,而廢棄漁網在海底垃圾中,就佔著了88.79%,因此也呼籲作業漁船千萬不要隨意丟棄漁網,廢棄漁網影響海洋生態,也就影響漁民生計,殺雞取卵的行為萬萬不可。
 海保署積極推動淨海任務,截至今年十月為止,全台環保艦隊計4609艘,潛海戰將2963人,這些都是民間加入的力量,單靠政府人力消滅海洋垃圾是不切實際的,需要結合民間的力量一起來幫忙,環保艦隊都是作業船隻,每次出海作業就會打撈海漂垃圾,積少成多,我們需要更多有銜石填海傻勁的人加入,為我們生存的環境而努力。
 正如海保署官員所述,海底垃圾的清除成本,百倍、千倍於陸地垃圾,耗費巨大的人力與物力清除海廢都只能治標,想要治本就必須教育所有的人,不要讓廢棄物進入大海,讓降低垃圾量與確實做好垃圾處理,成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
 陸地的垃圾肉眼可見,但許多人以為將垃圾丟入大海就眼不見為淨,殊不知最後還是進入自己的肚子,害人海己就是亂丟海洋垃圾的結果,馬祖仰賴大海維生,不管是觀光環境或是漁業資源,互相監督一起守護海洋環境,相信人定一定能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