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郵輪跳島旅遊 交通部邀中央、地方研擬可行航線方案

  • 2019-07-31
 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初步規劃4至5天郵輪跳島航線,其中一條由台中出發,經馬祖、金門、澎湖後,再回到台中。(圖:台灣國際郵輪協會)

 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初步規劃4至5天郵輪跳島航線,其中一條由台中出發,經馬祖、金門、澎湖後,再回到台中。(圖:台灣國際郵輪協會)

 【記者吳嘉榮報導】推動郵輪跳島旅遊,交通部召開規劃會議,邀集中央與地方共同討論如何促成跳島郵輪航線開航,研擬可行航線方案以及離島港埠應優先改善設施,期能加速建構跳島旅遊新模式,吸引更多外國觀光客來台搭郵輪,展開跳島旅遊。
 研商推動郵輪跳島旅遊航線規劃會議26日下午於交通部會議室舉行,交通部觀光局、航港局、路政司、基隆市政府、高雄市政府、花連縣政府、台東縣政府、澎湖縣政府、金門縣政府、連江縣政府、台灣港務公司、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皆與會參加,針對郵輪跳島現況、港埠能量、離島接待資源、藍色公路10年發展計畫等議題廣泛交流意見。
 航港局表示,藍色公路10年發展計畫在於促進未來郵輪產業發展,內容包括各項子計畫,將改善中小型直靠離島碼頭設施、郵輪於錨地接駁登岸設施改善、離島港口旅運設施及CIQS執行設施規劃,並提升離島接待郵輪旅客的能力與品質,如多語言解說員、雙語或多語導覽解說牌,改善用餐環境或輔導具地方特色產品。
 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指出,協會承辦春遊跳島郵輪行銷推廣計畫,深入考察台灣跳島郵輪潛力點,台灣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台灣有非常好的自然美景與風土民情,只要透過妥善規劃,將能吸引更多國際遊客前來。對於離島路線建議採用探索型郵輪,船型較小,遊客容量小於200人,可以前進到大郵輪無法到達的小港口或探險,並自備登陸小艇讓遊客在無港口處登陸或近距離觀賞海岸風光,客群往往是消費力比較強的遊客。
 交旅局長林長青表示,對於郵輪產業前來馬祖充滿信心,郵輪不僅可帶動更多旅遊客群,同時也解決交通及住宿問題,對於馬祖港埠有其限制,大型郵輪多需以小船接駁,可善用探索型郵輪停靠於福澳港及中柱港,克服相關問題。為吸引國際遊客,建議未來行銷內容要納入國際媒體對馬祖的宣傳及報導,如「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亞洲第一奇景藍眼淚方塊海等元素。
 會議針對各項討論提綱,交通部決議如下:
 一、郵輪跳島應先從行銷觀光角度切入,請觀光局更細緻的盤點離島觀光資源,相關影片或刊登雜誌應朝故事化方式行銷,以吸引國際郵輪來台靠泊,本案彙整後再向政務次長黃玉霖進行簡報。
 二、跳島郵輪航線規劃部分,就目前港埠設施條件,以探索型郵輪較為適合,至於郵輪營運模式,包括南、北半球、兩岸西向航線與本島之間如何搭配,請航港局與台灣國際郵輪協會及台灣遊輪產業發展協會進一步探討;另觀光局、港航局、港公司及地方政府皆有相關獎勵或補助,請航港局進行獎勵補助資訊之綜整。
 三、請觀光局就離島接待能量(包括食宿、交通、解說、用餐等)進行盤點,以提供郵輪旅客之友善環境。
 四、請航港局洽前述兩協會,就郵輪跳島靠泊所面臨之相關問題,並於海運10年計畫內提出港埠設施改善方案。
 五、目前港務公司針對郵輪產業鏈應有相關研究,如需跨部會協調之議題,請公司彙整業者之需求並提出解決方案後,再陳請次長進行跨部會協調;另考量近期將召開政觀推會議,建議港務公司研提資料並納入政觀推會議內與農委會等相關單位討論。
 六、有關基隆市政府提出之郵輪靠泊及觀光接駁等議題,本部相關單位將協助配合;另郵輪航次統計一致化部分,也請各單位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