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政府為解決北竿地區民生用
水,投資一億多元在水源開發工作之上,其中最重要的
兩項工程是截流系統與板里水庫,過去有不少鄉親對這
兩項工程效益心存質疑,如今看到水庫水位到達最高點
,民眾應可以效心,也證明截流系統的規劃理念符合實
際需求。
板里水庫前後共分六期施工,工期因經費來源不同而
跨越了戰地政務前後,由於施工期太久,當時又沒有水
源入庫,地方民眾對水庫一直心存質疑,而主政者更為
此飽受各界壓力,一般民眾根本對水庫蓄水沒有信心可
言。
在板里水庫五、六期施工期間,政府也配合規劃環島
北路截流系統,規劃理念是截取壁山西側之地表水,以
馬達抽水的方式將水源注入水庫。然而,在截流系統施
工期間,集水池及輸水管路的規模,在當時都被鄉親認
為是「巨無霸」,大家唯恐規劃設計大而不當,水根本
抽不到水庫,直到完工準備啟用之前,各界對這套系統
還是心存一個大問號,終於在第一滴水到達板里水庫時
,大家心裡的石頭總算放下。
板里水庫選址並非位於水源區,因此,截流系統對水
庫而言是命脈,沒有截流,水庫不可能有水,而這兩項
工
馬祖水源開發不易 靠天喝水也靠人為規劃
- 2001-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