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在馬祖隨處可見的戰地精神
標語,最近有愈來愈多的民眾認為應該保留,標語的內
容對馬祖而言不僅有歷史的意義,更突顯這塊土地相對
於國家的重要角色。從貧瘠荒島到反共堡壘,到現在的
海上公園,馬祖的發展歷程,標語也就是一種見證。
在國軍沒有轉進之前,馬祖一直與大陸保持密切關係
,三十八年之後,國共對峙使原本名不見經傳的蕞薾小
島成為堅強的反共堡壘,國軍為鞏固軍心、穩定民心士
氣,早期在馬祖到處豎立標語,目前還保留完整的閩東
古厝,幾乎每一房子大門右邊都有一排戰地標語,內容
都是以反共為出發點,連當時與中共關係密切的蘇俄也
在標語內容出現,「反共抗俄」是最常見的字眼,後來
隨著蘇聯解體,兩岸情勢轉變,台灣的領導當局也體認
到中共是一個政治實體,不再稱中共為「匪」,馬祖戰
地標語中有出現「匪」字的已不多見。
戰地精神標語影響馬祖人的生活長達數十年之久,戰
地政務解除之時,有人曾建議將隨處可見的標語清除,
還馬祖原來的面貌,但如今回想起來,標語的存在與否
其實見仁見智,反而有愈來愈多民眾認為應該加以保留
,畢竟在馬祖長達數十
從反共堡壘到海上公園 戰地標語訴說馬祖歷史
- 200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