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軍中專業支援 有助改善整體教育環境

  • 2003-04-13
 【本報記者陳鵬雄特稿】長久以來,馬祖地區的校園就與軍方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早期師資缺乏,學校裡大多是軍中支援的義教。現在回歸自治,但校園內仍然很需要來自軍中的支援,校園與軍方保持良好的互動,從某個角度看,應該是利多於弊。 近年來,馬祖各鄉島的大小學校,在教育部國教計畫及教育優先區計畫支持之下,校舍改建,每一所學校都美輪美奐,設備也是一年比一年新,雖然學生人數並沒有相對的成長,但對於教育的投資,政府從不吝嗇。雖然有常態性的補助,但各校在實際運作上都依然有許多問題,包括專業藝能科師資的不足、兼職與專任教師工作職務分配不均、校內雜項事務、環境維護等問題困擾著校長與教職員工。 縣長陳雪生與議長陳振清日前連袂拜訪馬防部,為了校園問題找軍方,表面上看來很不搭調,但實際上卻是解決問題很直接的方式。馬祖的駐軍仍是島上數量最多的一群,服役弟兄大多來自台灣各地,隨著教育水準的提昇,所謂的「大專兵」比比皆是,軍中可謂人才濟濟,從軍中找個專業領域的人才應該很容易,這些義務性質的師資也好,技術工也罷,對於解決校園面臨的問題是一大幫助。 隨著多元化教學時代的來臨,現在學校的工作有時不是單純靜態的教書上課,動態的課程也佔極大份量;辦個活動有時要勞師動眾,對於一些人數不及百人的小學校而言,是很大的負擔,這時候如果有來自軍中的支援,很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減輕一些勞務性質的負擔,相對使教師更專心於教務工作,應有助於整體教育工作之推展。 軍中支援校園工作就技術層面應不成問題,但在地方自治之後,軍民分治是必然的,因此,就操作面而言,軍中支援校園可能面臨正當性的質疑,但對於外島軍民而言,誠如司令陸華寧所言,軍民本一家,只要是屬於公共事務的範圍,軍中提供支援是必要且樂意的。而校園工作應屬公共事務的範圍之一,如果有人要刻意以此做文章,攻擊軍方或校園,相信也不為大多數人所接受。 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本應結合各方資源,其目的是要辦好教育,而軍中資源不能被濫用也是今後軍方支援校園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只有充份且正當性運用資源,效益才能突顯,也不致於造成軍方額外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