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經過二年的施工,北竿白沙碼頭二期擴建工程終於完工,前後共三次的興擴建總共投資了新台幣九億元,現在整個港區的規模和十年前的簡易突堤碼頭相較有天壤之別。
白沙碼頭第一期工程於民國八十三年七月開工,由財團法人漁業技術顧問社設計,大棟營造承包,總經費約五億元,八十六年完工;八十七年進行第一次擴建,將現在港務大樓前改建成淺水碼頭,當時由大豐工程顧問公司設計,尚義營造以三千餘萬元承包,完成了目前小船靠泊區。九十二年配合馬祖地區國內商港計畫,進行大規模的第二期擴建工程,由大豐顧問公司設計,樺棋營造承包,總經費約三億零八百萬元。前後共三次的興擴建總共花了新台幣八億多,再加上新建港務大樓,前前後後投資了近九億元,才有現在的規模。
十年前,白沙被選為北竿海運對外的口岸,當時午沙也是爭取建港的澳口之一,但最後白沙以距離南竿較近的優勢勝出。白沙因為腹地小,在第一期規劃時設計了填海造地,現在看得到的空地幾乎九成以上是填海而來,當時以白沙至中澳山坡地開挖取得填海石方,同時開闢平坦的聯外道一條,十年的時間加上將近十億元的經費,白沙成為北竿改變最大的村莊,而白沙碼頭也扮演引領北竿起飛的重要角色。
白沙碼頭十年建設有成 北竿地貌改變最大村莊
- 2005-10-28
十年前的白沙簡易突堤是北竿對外的重要口岸,十年後成為地貌改變最大的村莊。(圖/文:陳鵬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