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藥粉,還是汞粉?消基會檢測民眾送驗中藥,其中一件由大陸帶回專治感冒的中藥,汞含量超過台灣標準一千倍,嚇壞專家,直說根本是「汞礦石」,哪能當藥吃?
消基會呼籲民眾,別吃來路不明的中藥,若有疑慮,可送消基會檢驗。
消基會去年共收到二八件消費者委託檢測中藥,檢測有無添加西藥的二九三件樣品中,共五十六件檢出西藥,比例19%,相當於五件有一件違法。五十三件檢測重金屬汞樣品中,八件超過衛生署規定的一百ppm,不合格率15%。
消基會副秘書長游開雄表示,添加西藥的中藥來源以中藥行、蔘藥行比例最高,達28%,其次是託人購買、國衛館、地攤及郵購管道,中醫診所的檢出率也近20%,值得衛生單位重視。
以藥品種類區分,治尿酸、痛風類中藥較常檢出西藥、超過一半,檢出西藥多為止痛藥。游開雄表示,中藥摻西藥就是「偽藥」,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違法業者應依藥事法重罰,以遏阻不法。
消基會委員、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有一件大陸製造的中藥,號稱專治感冒咳嗽、過敏性鼻炎,含汞量超過十萬ppm以上。台灣的標準是一百ppm,超量千倍以上,幾乎是「汞礦石」,怎能當中藥吃?
吳家誠指出,中藥汞標準應下修趨嚴,才符合健康標準。飲料水汞標準二ppb(一ppb相當於千分之一ppm),比中藥標準低五萬倍,「這很可笑」,難道吃中藥的命不值錢。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表示,消基會只要提供確切商號和地址,衛生人員一定稽查到底。去年消基會檢舉三十七起案件,十四件有明確商號與地址,有二件已掌握具體事證並處分。國內中藥製劑重金屬限量標準已是全世界數一數二嚴格,「自來水天天喝,中藥不是天天吃」,用藥安全無虞。
大陸治感冒中藥 含汞逾千倍
- 200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