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竟瑋/南竿報導】「神話之鳥」回來了!馬祖燕鷗保護區的中島八月五日有人登島調查後,棲息的燕鷗數一度下降,昨天龍福號娛樂漁船出海觀察,發現有部分已經回巢,島上大部分都是鳳頭燕鷗,其中有極少數是黑嘴端鳳頭燕鷗,也就是俗稱的「神話之鳥」,能否恢復往日榮景?龍福老闆王樹欽說,還要觀察。
縣府建設局呼籲鄉親、遊客,未經許可在燕鷗繁殖期間(每年的四月初到九月底)不要攀登和進入保護區內的島礁,也不要在其緩衝區(該島礁低潮線向海延伸一百公尺)做出干擾燕鷗的行為,違者將依野生動物保護法處理。
昨天北竿的龍福號娛樂漁船繼續出海,除了執行觀光任務,也觀察馬祖燕鷗保護區北竿部分的生態。船長向王樹欽表示,中島的燕鷗有回來一些,而不像八月五日留在島上的銳減,大部分盤旋在空中。
王樹欽說,中島目前的燕鷗約有五、六千,絕大多數都是大鳳頭燕鷗,只有少部分是黑嘴端鳳頭燕鷗;而三連嶼也有目測數百到一千隻,鐵尖則少於三連嶼,其中大部分是白眉燕鷗,進嶼則約一百隻,以蒼燕鷗和白眉燕鷗為主。
縣府建設局重申保育規定:「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設立於2000年,是國內第十二處野生動物保護區;保護區由東引鄉的雙子礁、北竿鄉的白廟、中島、鐵尖、三連嶼、莒光鄉的蛇山、南竿鄉的進嶼及瀏泉礁等八個無人島礁所組成,主要保護對象為每年夏天來這些島上繁殖的鷗科鳥類。這些鷗科鳥類有黑尾鷗、紅燕鷗、蒼燕鷗、白眉燕鷗、大鳳頭燕鷗及後來發現疑似已經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
每年四月初到九月底是燕鷗的繁殖季節,建設局呼籲鄉親與旅客,未經允許不要攀登和進入燕鷗保護區核心區域(陸地),也不要在緩衝區(核心區低潮線向海延伸100公尺)干擾燕鷗,否則將依野生動物保護法議處。
8/5調查發現 中島燕鷗棲息數量一度下降 龍福號再度出海觀察,部分已回巢
- 2010-08-09

國內第十二座野生動物保護區-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圖:縣府建設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