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從交流中汲取轉型的靈感與動力

  • 2025-10-29

     連江縣政府舉辦「標竿學習營」,縣長王忠銘率縣府團隊各局處首長、參議、菁英班成員等遠赴台東進行交流與學習。台東與馬祖都以觀光產業為施政主力,兩縣的交流不僅要務實的推動合作,更重要的是經由這樣的參訪與交流讓縣府團隊激盪出新的政策靈感,從而為馬祖的觀光轉型注入新的動能。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地方治理的挑戰不再僅是資源分配或基礎建設,而是如何在文化、經濟與永續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它山之石可以攻錯」,連江縣政府「標竿學習營」前進台東,這不僅是一場跨縣的觀摩學習,更是地方治理思維的一次深化與轉化,透過實地取經、互相啟發。馬祖不僅與台東,也會和國內其它縣市交流,而觀摩互動也不僅侷限在縣與縣,也可以是鄉與鄉的對話,社區之間的相互觀摩等,這樣的目的是展現出地方政府乃至於民間相互學習、共創發展的典範和契機。

    近年來透過創意行銷與品牌故事,台東不僅吸引遊客,更吸引人心,塑造了「山海之間、文化之城」的鮮明形象。這樣的發展經驗,對同樣擁有深厚人文底蘊與自然資源的馬祖而言,具有重要啟發;此次縣府團隊成員前往台東交流學習,王忠銘強調,標竿學習的目的不是模仿,而是學習一種思維「馬祖要在慢中穩健前行,在永續中創造未來」。交流結束,接下來就要看各局處首長如何將考察交流心得透過地方治理的程序,化理念為實際政策與行動,發揮創意端出讓民眾有感且認同的牛肉,進而找到屬於地方發展的節奏與價值,並以奠定永續發展基礎為目標。

    台東縣長饒慶鈴在交流中也提到,「成功的關鍵在於打破框架的心態與擁有使命感的公務員」。這句話點出地方創新的根本,制度可以借鑑,資源可以共享,但唯有人的態度與信念才能決定政策的深度與溫度。公職人員在任何學習交流過程中培養承擔的能力與勇氣,若能將這種「使命感」轉化為縣政動力,未來的施政效益勢必更加厚實。

    「學習不是模仿,而是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這句話,道出了地方交流的真諦。地方之間的標竿學習,不應止於觀摩,更應轉化為思考與創意,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地理條件與文化脈絡,關鍵在於如何將學到的經驗內化為地方的發展策略,並從中找到可行的靈感。縣市之間的互動不是競爭,而是共學、共贏;不只是取經,更是共創。透過相互學習,地方政府能夠看到自身的不足與發現新的可能,唯有不斷交流、不斷思辨,地方才能在變動轉型的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創造出兼具深度與溫度的永續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