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痘是什麼?與猴痘有何不同?M痘就是大家熟知的猴痘,1958年M痘病毒(Mpox virus)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因此該病曾被命名為「猴痘」,台灣在2024年修正傳染病中文名稱為「M痘」,M痘為病毒性人畜共患病,若不小心感染,最明顯的特徵是皮膚會有異常的扁平或隆起,也有可能出現發燒、出汗、畏寒等現象,不過大部分患者的症狀會在2~3周內自行痊癒。
M痘症狀有哪些?
M痘臨床症狀與天花類似,傳染力較天花弱,嚴重度較輕微,通常在發燒1至3天後出現皮膚病灶,會從臉部蔓延至身體其他部位,四肢比軀幹更常見。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照斑疹、丘疹、水泡、膿皰階段變化,再到結痂脫落,嚴重病人的疹子數目可達數千,盤點症狀如下:發燒、畏寒/寒顫、出汗、 頭痛、肌肉痛、淋巴腺腫大、極度疲倦、皮疹
為什麼會得M痘?
任何人與有M痘症狀者或受感染的動物有密切身體接觸,都有感染的風險,傳染途徑有2種:
1、人傳人:M痘可以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瘡痂、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例如經由親密接觸之性行為,包括口交、肛交或陰道性交,或接觸M痘患者生殖器(陰莖、睪丸、陰唇及陰道)或肛門、與M痘患者進行擁抱、按摩和親吻,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
2、人畜共通傳染: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也是一種危險因子。
M痘預防怎麼做?6方法遠離M痘:
1、降低人畜共通傳播風險:前往M痘病毒流行地區時,避免接觸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以及生病或死亡動物,所有食物必須徹底煮熟後才能食用。
2、陽性個案啟動接觸者追蹤:針對陽性個案應啟動接觸者追蹤,並隔離曾接觸的哺乳類動物、寵物。
3、避免與感染者接觸:避免與M痘感染者接觸,也要防止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密切接觸的社交活動等高風險場域。
4、不要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性接觸在內的任何密切接觸,均有感染風險,因此除應避免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或親密接觸外,也要避免多重性伴侶。
5、勤洗手:良好手部衛生亦可降低感染風險。
6、疫苗接種:接種M痘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
M痘疫苗接種誰需要接種?
接種疫苗是預防M痘最有效的方式,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民眾應盡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
1、正痘病毒屬之實驗室操作人員。
2、與確診M痘個案曾有任何形式性接觸的高風險接觸者,但未曾接種過暴露後預防(PEP)疫苗。
3、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
4、照顧M痘確診個案的醫療照護與清消人員,以及協助疑似M痘個案檢體採檢或執行M痘疫苗接種作業人員。
5、M痘疫情調查及接觸者追蹤指引之接觸者匡列處置原則中,所列高暴露風險接觸者。
6、其他特殊狀況報經疾病管制署同意者。
得了M痘怎麼辦?
得了M痘該如何治療?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指出,大多數情況下,M痘症狀會在幾周內自行消失,因此大多數M痘病患的病程為自限性(Self-limiting),以輸液治療與維持營養等支持性療法為主,但對某些人,這些症狀可能導致併發症或甚至死亡。新生兒、兒童和患有免疫不全或免疫低下者,可能面臨更嚴重的症狀和死於M痘的風險,目前有數種藥物可用於治療:
1、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歐洲藥品管理局於2022年核准治療天花抗病毒藥物Tecovirimat用於治療正痘病毒屬的天花、M痘及牛痘,同時也可用於治療因接種天花疫苗而產生的併發症,但尚未被廣泛使用。Tecovirimat作用機制為干擾正痘病毒屬表面蛋白質(VP37),以抑制病毒正常繁殖、減慢感染傳播,有口服膠囊與靜脈注射兩種劑型,成人劑量為600mg每12小時一次,共使用14天。
2、抗病毒藥物Cidofovir、Brincido-fovir:Cidofovir與Brincidofovir均為干擾病毒核酸合成的抗病毒藥物,國外核准的適應症為巨細胞(CMV)病毒感染。雖無臨床資料,但體外試驗與動物實驗資料顯示Cidofovir與Brincidofovir對正痘病毒屬有療效。
3、免疫球蛋白Vaccinia Immune Globulin Intra-venous(VIGIV):VIGIV是針對天花病毒的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美國FDA核准其用於治療接種天花疫苗後之併發症,亦可在緊急狀況下以「試驗用新藥」模式用於治療正痘病毒屬病毒感染病患。
健康話題/這顆痘不一般/關於M痘,你我都該了解的事
-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