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重陽時節話關懷 敬老傳愛在馬祖

  • 2025-10-28

 明天是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敬老節」。古人視「九」為陽數之極,雙九相疊為「重陽」,象徵長久與吉祥,也寓意著人生的登高望遠。這一天,不僅是登山賞菊的節令,更是提醒世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重要時刻。

 在四季分明、節氣分明的馬祖群島,秋風送爽、海天遼闊。重陽節的氣息,不只是歲月的節點,更是一份文化的延續與人情的溫度。對於離島的馬祖而言,這樣的價值尤顯珍貴-因為在地緣環境的限制下,許多家庭長年面臨子女外出就學、就業的現實,留守的長者成了島上的中流砥柱,他們不僅守著家園,更守著傳統的生活智慧與人情味。

 因此,重陽節不只是懷舊的節日,更是提醒我們該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實踐「敬老」的真意。近年來,連江縣政府及各鄉公所積極推動長照服務、社區關懷據點、共餐服務與健康促進活動,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社區中安享生活。從南竿到東引、從北竿到莒光,各地都有志工與社區幹部默默耕耘,用陪伴化解孤寂,用行動傳遞關懷,讓「在地老化、安居樂齡」不只是口號,而是逐步實現的願景。

 當然,社會的敬老不僅止於政府政策的推動,更需要民間的共識與家庭的力量。隨著時代變遷,傳統的三代同堂已不再普遍,親情的連結方式也在改變。或許我們身處遠方,無法常伴左右,但科技讓關懷不再受限於距離。一通電話、一段視訊問候、一句「爸媽身體好嗎?」就能溫暖長者的心。重陽節提醒我們:關懷不必等節日,孝心不應只在表面。

 馬祖是群島之鄉,更是情感濃厚的地方社會。長者們經歷戰地政務的年代,也見證開放觀光、建設轉型的歷程。他們的記憶,是馬祖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他們的生活故事,是島嶼歷史的活教材。如何讓年輕一代理解這段歷史、尊重這份經驗,正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課題。或許,一場社區共餐、一趟跨代訪談、一場口述歷史的錄音,都是連結世代的橋梁。

 對馬祖這片土地而言,重陽節既是節慶,也是省思的契機-我們如何在發展觀光、推進建設的同時,不忘長者的福祉?如何在年輕人口外流的現實下,維繫社區的溫度與連結?這些問題,都值得在這個節日裡被再次提起。

 願我們以實際行動,讓長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需要、被愛護,也讓「重陽」的意義,不止於一年一度的節慶,而是成為日常生活中最自然的關懷。九九重陽,情意綿長。在這個屬於長者的節日裡,讓我們以感恩的心向長輩致敬,也以行動的愛讓敬老傳統在馬祖永續綻放。願在這個秋意漸濃的時節,馬祖的每一座島、每一個村落,都能洋溢敬老愛老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