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用淡季契機 厚植馬祖觀光實力

  • 2025-10-26

 隨著秋冬季節到來,東北季風一波接一波,天氣漸寒,馬祖群島的海上交通也時有中斷。此時的馬祖,少了夏季遊人如織的熱鬧景象,餐飲、住宿與交通業者的生意明顯轉淡,觀光市場進入一年之中的「淡季」。然而,淡季並不等於蕭條,更不該只是「等待旺季回來」的空窗期。若能善用這段時間進行整備、培訓與環境改善,將成為馬祖觀光轉型升級的最佳契機。

 馬祖觀光發展多年,已逐漸從早期的軍事管制印象轉為擁有豐富人文與自然風貌的旅遊島嶼。從戰地文化、藍眼淚奇景,到近年推動的慢城理念、聚落保存及生態旅遊,皆展現出地方的多元魅力。然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需要反思與調整的問題,例如旺季期間住宿緊張、交通接駁不足、部分景點過度集中、人力供應不穩定等。這些問題往往在遊客大量湧入時被放大,若不及早檢討與改進,將影響遊客體驗與整體形象。

 因此,淡季的價值不僅在於「休養生息」,更是「再出發」的重要階段。對於公部門而言,這段期間應積極推動與觀光相關的基礎建設與環境改善工程。過去常見旺季期間道路施工、景點維修等情形,不僅影響遊客動線,也造成地方形象受損。若能將工程排入淡季進行,不僅能減少對觀光活動的干擾,也能讓施工品質有更充裕的時間把關。此外,淡季也是檢討政策與調整策略的良機,例如評估導覽解說、交通接駁、旅宿品質等服務面向的整體表現,並據此提出改善方案,為下一個旅遊旺季做好準備。

 至於民間業者,在淡季同樣可以有積極作為。餐飲、旅宿與導覽業者可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員工教育訓練、提升語言能力與服務專業,甚至與公部門或學術單位合作開設課程,提升地方整體的接待水準。馬祖的觀光優勢在於「人情味」與「獨特性」,這些都需要透過不斷的學習與累積來維持。淡季期間若能持續自我充電,將有助於在旺季中以更高品質的服務迎客,進而形塑「精緻馬祖」的品牌形象。

 此外,淡季也是推動「在地型觀光」與「內需旅遊」的好時機。公部門可與地方團體合作,推出針對本地居民或特定族群的小型旅遊活動,如文化講座、社區導覽、攝影營隊等,既能延續觀光熱度,也能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家鄉。這類活動規模雖小,卻能凝聚地方共識,促進社區參與觀光的意識,為永續發展奠定基礎。

 淡季不是觀光的終點,而是下一個高峰的起點。唯有在這段時間扎實整備,馬祖才能在每一個旺季中展現更成熟、更有魅力的面貌。無論是公部門的政策規劃,還是業者的自我提升,都應以「品質」為核心,將淡季視為醞釀與蓄能的時期。當基礎穩固、服務提升,口碑自然隨之而來,這才是永續經營的根本之道。

 冬季的風雖強,卻也帶來了沉澱與思考的空間。期盼馬祖各界能在這段相對寧靜的時光中,為觀光注入新的能量,讓明年的旅遊旺季不僅遊客滿意,也讓地方發展更為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