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台南,在海山館看到一處百年古井,旁邊還有一具手壓式幫浦,讓人頗感親切;值得一提的是,古井至今仍湧泉不斷,令人驚豔。
海山館是台南頗負盛名的古厝園區,設立的源起,係清領時期為加強台灣防衛任務,由隸屬福建的士兵調來安平地區守備;駐軍為聯絡情誼及祭祀故鄉神祇,在此建造多座同鄉會館,歷經歲月洗禮,如今僅存海山館,約有三百年歷史的建築,由於其連結歷史與鄉土記憶,現已列為市定古蹟;觀看古樸的水井與幫浦,不禁勾勒出不少往日的記憶。
童年的古井記憶充滿溫馨,記得小時候,外公家有一口古井,由於水質不錯,加上外公為人豪爽,村子裡不少人來取水,古井取水看似簡單,但要順手,則要把握要領,外公每回取水,將水桶放入井中,左右擺動一下,順勢向上拉,每一桶幾乎都是滿滿的,也許這就是經驗吧!外公非常愛護這口井,那時,有些人偶而會對古井大叫,聽取來自井底的回音,外公居於安全顧慮,在古井上方加裝活動式木板蓋,以維護安全;周到的設想,令人感到十分貼心。
後來,隨著取水的人越來越多,外公又在古井旁加裝了一具手壓式抽水幫浦,方便取水;有些好動的小朋友偶而會來玩弄幫浦戲水;不巧的是,如果被外公發現,絕對難逃一頓罵,「浪費水,哪一天沒有水可用,看你怎麼辦?」外公惜水愛物的情懷,讓人印象深刻。
隨著時代進步,村子裡幾乎家家戶戶都裝設了自來水,古井和幫浦逐漸退場;大部分古井已乾枯,幫浦也已淪於閒置狀況,頗為可惜。
軍校畢業後,有一回,我回鄉探望外公,外公帶我去看那口古井和幫浦;心想,井水大概已乾枯,幫浦應該也壓不出水來了吧!讓我意外的是,我輕輕一壓,清涼的水隨即嘩啦啦地流出來,外公呵呵地笑了幾聲,臉上交織著幾許喜悅和落寞,喜悅應是老幫浦仍能流出清澈的水,落寞的應是早年大夥兒同喝一口井水,友善互動的畫面已消失。
軍旅的古井記憶令人難忘。記得三、四十年前,在馬祖莒光島服役,防區在生活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水、電,那時部隊供電由各單位的小型發電機自行解決,水則由水車至島上小型水庫,裝運清水分送各連隊;當年生活艱苦,節約用水是大家的共識,有水洗澡就不錯了,遑論洗熱水澡。那時,西莒田澳有一戶民家,庭院有一口古井,老闆體諒外島官兵的辛勞,特別開設澡堂,取用井水燒煮,只收燃料成本費,嘉惠弟兄,暖心的服務,頗獲青睞。「外島當兵很辛苦,能用這口井照顧大家,感覺真好……」老闆的愛心宛如甘泉,潤澤袍澤心田。
歲月流轉,古井與幫浦曾在我的人生,留下溫馨而美麗的回憶,旅遊每遇見它們,內心總會蕩漾一股難以言喻的親切感。
古井溫馨回憶/文與圖:潘憲榮
- 2025-10-17
百年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