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高雄是一首熱情洋溢的樂曲,那麼柴山便是其中最悠遠而清涼的低音。它不張揚,卻在一片繁華之旁,靜靜展開層層翠綠,如同一襲溫柔的簾幕,為城市留下喘息的角落。那日,我踏上柴山步道,尋訪口耳相傳的秘境:泰國谷、大峽谷、小錐麓,以及那神秘的四大洞穴。
初入步道時,林蔭如同母親的雙臂,溫婉而堅實,將行人擁入懷裡。陽光從枝葉縫隙間灑落,像散落一地的金粉,隨著腳步微微晃動。步道大致平坦,少有陡峭階梯,走起來格外舒適,耳邊伴隨鳥鳴與蟲聲,如同一首天然的樂章。身體雖在運動,心靈卻在安歇。
然而,真正要探入秘境之前,卻得先接受紅土路的考驗。這段路地勢起伏,如浪潮起落,時而陡峭,時而蜿蜒。腳掌每一次踏上鬆軟的泥土,彷彿與大地搏鬥;汗珠自額頭滾落,滴在紅土上,像是旅行者獻給山林的印記。這份勞累,卻也像是通往秘境的鑰匙,唯有誠心付出,方能換得眼前的奇景。
泰國谷,名中自帶異國風情。谷壁岩石錯落,層層相疊,彷彿遠方神祇隨手雕琢的壁畫。風吹過谷底,帶來一股清涼,像是拂去旅人身上的疲憊。佇立其中,竟生出一種身在異域的錯覺。
隨後抵達大峽谷,景色更顯雄渾。高聳的岩壁如刀削斧劈,直直劈開蒼穹,帶著震懾人心的氣勢。人在其間,不過一粒微塵,卻也因此更能感受自然的浩瀚與自身的渺小。若泰國谷是一首輕快小調,那麼大峽谷便是一曲莊嚴交響。
小錐麓則以婉約取勝。步入其中,峽谷蜿蜒,形似太魯閣的縮影,卻又多了一份親近。石壁間依附著青苔,綠意如同溫柔的羽毛,覆在堅硬的岩石上,柔與剛在此交會。人在其中行走,宛若在一幅山水畫卷中遊覽,步步皆詩。
而四大洞穴更添神秘。洞口若隱若現,宛如山林的眼睛,靜靜凝視過客。洞內光影交錯,時而幽暗,時而明亮,像是一段未解的謎語,引人探究卻不願全然揭開。每一處轉角,都像是與古老傳說的擦肩,令人心生敬畏。
正當我沉醉於這一連串的奇景時,步道旁忽然傳來悉悉簌簌聲響。循聲望去,一群台灣獼猴正自在遊走。素聞柴山獼猴以潑辣著稱,常見其搶奪食物、嚇壞遊人,然而眼前的畫面卻全然不同。只見牠們彼此依偎,一隻為另一隻細心剔除毛髮間的雜物,像母親替孩子整頓衣裳;另一隻則伸手輕撫同伴的背脊,宛若兄弟間的安慰。這些舉動,不是掠奪的野性,而是家庭的柔情。
我靜靜觀望,心底湧上一股溫熱。原來,在人們口中惡名昭彰的猴群,也有如水般柔軟的一面。或許,世人總愛放大牠們的狂躁,而忽略牠們的溫情;正如同柴山的秘境,需要親自走進,才能理解那份隱藏的美。
下山途中,我回望那片綠意。柴山不只是地理上的山岳,它更是一位智者,用平緩的步道教人放鬆,用紅土的起伏提醒人堅持,用壯麗的景觀開拓人胸襟,用獼猴的互動啟發人心靈。這是一趟旅程,也是一場心靈的對話。
當晚風吹過臉龐,我彷彿仍能感受到那片林蔭的擁抱。柴山的秘境,不只是眼睛所見的壯麗,而是靈魂曾被觸動的柔軟。
秘境柴山:綠蔭深處的溫柔邂逅/文與圖:高嘉澤
- 2025-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