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總率媒體採訪團抵馬 參訪國際藝術島

  • 2025-10-12

王忠銘向媒體團介紹藝術島發展歷程、特色與未來願景,並親自帶領大家走訪鐵板,參觀位於當地的藝術品《簍光.竹影》。(圖/文:王致潔)

王忠銘向媒體團介紹藝術島發展歷程、特色與未來願景,並親自帶領大家走訪鐵板,參觀位於當地的藝術品《簍光.竹影》。(圖/文:王致潔)

 【記者王致潔報導】中華文化總會昨(11)日率領7家國內外重量級媒體組成的採訪團登島,深入參訪馬祖國際藝術島作品。縣長王忠銘向媒體朋友介紹藝術島的演變歷程、特色及未來願景,強調要讓馬祖「越在地、越全球」,走出自己的道路,被世界看見。

 本次媒體採訪團包括鏡電視、鏡報、大媒體新聞網、外交部光華雜誌、共同社、Talter及紐約時報等。對於媒體關切本屆藝術島與往年的不同,王忠銘闡述,本屆主題「拍楸」象徵馬祖人團結合作、向下扎根的精神,並希望藉此推動「根的經濟」,讓馬祖在地的文化力量成為走向世界的基石。

 王忠銘特別提到,將藝術島與馬祖戰地歷史、軍事據點結合與轉譯,是馬祖國際藝術島的核心特色之一。透過藝術家的巧思,將戰地政務時期的歷史與記憶再現,讓參訪者更深入了解這段特殊的歲月。

 在眾多作品中,王忠銘分享了數件讓他印象深刻的創作,包括《築巢》、《哥吉拉》、《你的海洋.我的陸》、《不是誰的棋子,我們是…》與《打開》。他表示,馬祖地處兩岸之間,時常在政策裁量上面臨兩難,期許馬祖不是誰的棋子,而是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他也期許透過與文化界的深度合作,讓未來的藝術島更加精彩,逐步凝聚並深化在地的藝文氛圍。

 媒體採訪後,王忠銘與文化處長吳曉雲也特別向媒體介紹甘銘源老師在鐵板沙灘的作品《簍光.竹影》。該作品以本屆主題「拍楸」為發想,融入打樁、魚簍等元素,體現古早時期馬祖人團結合作、靠海維生的精神。身為鐵板鄉親的王忠銘,更分享了兒時對兩棲連毛連長的有趣回憶,讓媒體朋友聽得津津有味。

 媒體團此行除了走訪南竿、西莒的藝術島作品,更躬逢其盛參與了馬祖重要民俗節慶-鐵板燒塔節。王忠銘表示,藝術島結合在地傳統民俗節慶,不僅能讓珍貴的民俗文化持續流傳,也讓這些獨特的在地故事與文化被更多國內外人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