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地區近期陸續發生兩起重大機車意外,都造成嚴重傷勢並後送台灣治療,車禍原因與車速過快及煞車有極大關連。「十次車禍九次快」,尤其在馬祖各鄉地形陡峭,過快的車速將導致緊急應變時間更為縮減,一旦發生意外時傷勢也會加倍。馬祖地小島散,不論是開車還是騎車,在陸地上移動快與慢其實都不差那幾分鐘的時間,大家應該養成放慢車速習慣,給自己足夠應變的時間,也給路上行人多一點安全的空間。
國內外交通安全研究顯示,車速越快,不僅增加事故發生的機率,也會加重事故的傷亡程度。當車輛速度提升,駕駛人的視野範圍縮小,反應時間縮短,緊急狀況下難以及時煞車或閃避,導致碰撞風險上升。隨著地方各項產業的發展,各鄉島的各型車輛是越來越多,而不同類型的車禍事故頻率也在增加。造成車禍傷人意外多半與車速過快有關,有的是因酒駕而開快車,也有的是駕駛人習慣性油門催到底,但不論是何種原因,只要能放慢車速,就能降低車禍的發生率及傷害程度。
東引鄉申請了慢城認證,事實上不僅東引,全馬祖將來要朝慢活島嶼方向發展,因為我們的山海美景和起伏地形及純樸民風正適合這樣的旅遊型態。慢活島嶼標榜提供的是悠閒、安全的旅遊空間與環境,若此時馬路街道上的大小車輛都是呼嘯而過,那要如何提供令人安心又安全的步行空間。我們在放慢生活步調的同時,先試著從放慢車速開始,從觀念及習慣去改變,必要時公部門得以加裝測速器來達到減緩車速的目標。
提升交通安全不應僅從「車」的角度思考,也應從「人本」出發。所謂「人本交通」強調以行人、自行車與用路人的安全為優先,透過設計、教育與管理,建立以人為中心的交通環境。近年來地方政府向中央爭取的道路生活圈計畫都「必須」把人行道納入設計,否則就不予補助,就是以人本為出發的政策走向。建立友善的慢活島嶼在相關的硬體建設上仍然扮演關鍵領頭角色,各鄉應持續朝這個方向努力。
降低車速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價值觀的選擇,唯有從人本角度出發,重視每一個用路人的安全與尊嚴,才能真正打造安全、和諧的交通環境,讓「慢」成為馬祖安全的標章之一。我們不可能在所有馬路上加裝測速器,因此機關、部隊、學校、社區、遊客等都應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宣導,要軟硬兼施共同來營造馬祖安全又安心的生活及旅遊空間。
社論/馬祖是慢活島嶼 開車騎車也要慢
-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