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的數位時代,社群平台與網路討論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場域。馬祖的居民,無論透過臉書社團交換在地消息,了解交通班次、討論觀光議題,或在LINE群組中關心親友近況,交換醫療、教育訊息,無不深刻感受到「網路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這樣的交流場域若缺乏基本的禮貌與規範,便可能引發誤解甚至衝突,破壞社會的和諧。
我們常見,部分網友因一時情緒,在留言區發表過激言論,甚至出現謾罵、抹黑、造謠的現象。這不僅破壞社群和諧,更會對當事人造成傷害。近年來全台各地都出現過因網路霸凌導致的悲劇,這提醒我們:鍵盤上的一字一句,絕不只是「虛擬的聲音」,而是實實在在會影響現實生活的力量。
社群與網路本應是促進理解與合作的工具。在馬祖這樣緊密的小島社會中,鄰里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一則留言、一次轉傳,往往會迅速傳遍社區。若發言失當,不僅可能傷害個人,更會影響地方產業形象與公共信任。例如,有些外地旅客在網路上看到「馬祖住宿服務不佳」的片面留言,便對來訪產生顧慮;又或是,針對醫療問題的片段訊息,被誇大後轉傳,導致居民對醫療單位產生誤解。這些情況,正是網路禮貌與資訊素養不足所造成的副作用。網路平台原本應促進理解與合作的功能,反而成了分裂與衝突的溫床。
因此,我們呼籲社群中發言,應堅守三項基本原則。
第一,真實:轉傳前確認消息來源,避免成為錯誤訊息的推手。
第二,尊重:意見不同是民主社會的常態,即使意見相左,也要以理性態度對話,拒絕人身攻擊。
第三,自律: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網路不是法律之外的灰色地帶,而是需要同等遵守社會規範的空間。侮辱、誹謗與造謠,皆可能觸犯法律,更違背做人基本的道德準則。
除了個人修養之外,公共部門與教育單位也責無旁貸,應積極推動「數位素養教育」,讓學生從小學會在網路世界同樣要講究禮貌、負責任地表達意見。社群管理者則應善用平台規則,必要時刪除惡意留言,以維護整體環境的健康。媒體亦可善盡引導責任,避免過度放大單一事件,而應提供正確訊息與多元觀點。
馬祖是一個人情濃厚的地方,居民之間的互助與信任,正是這片土地最珍貴的資產。數位世界與現實世界早已沒有明顯界線,社群禮貌不僅是個人品格的展現,更是社會文明的象徵。願公共討論回到理性,每一次的留言都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而不是製造傷害的利刃。當社群空間更乾淨、更友善,馬祖這座海上的島嶼社群,必能散發更耀眼的人情光輝。
社論/社群與網路禮貌,數位時代的公共修養
- 2025-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