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服務品質及社會福利措施與民眾息息相關,縣民的期待是無止境的,簡單地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從醫療方面來看,連江縣島嶼分散,四鄉五島都需要基本的醫療設施,但醫療設施所投入的資源極其高昂,不論在醫事人力或醫療設備都必須要極大預算和資源做為後盾。因此,如何強化連江縣的醫療服務品質,不僅要雨露均霑至每一個島嶼,更要考量資源的集中,將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地利用。
連江縣立醫院是地區唯一較具規模的醫療院所,從戰地政務終止以來,軍方醫院逐步退場,強化縣立醫院的人力、設施,是提升地區醫療服務品質的關鍵,近年縣醫不論在人力或設備上確實都已經有長足的進步,再透過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支援協定,有效提升了縣醫專業度,再加上緊急醫療後送的機制,架構成現今的醫療機制。
但隨著民眾對醫療期待的日益提升,不論是連江縣立醫院還是各鄉的衛生所,如何加強醫療品質也確實有討論空間。首先在地區醫事人力方面,已明顯出現斷層現象。從醫事保送政策來看,由於大環境的變遷,科技業成為台灣的當紅職業,學生也逐漸轉向就讀與科技有關的行業,對醫生這個行業的追求度已逐漸不如以往,醫學院已並非學子們的首選。
此外,從制度面來看,由於返鄉服務的措施及醫師待遇等因素,相較於早期的醫師培育返鄉服務,不論在熱誠度或意願方面都有所下降,這也導致近年醫事保送生逐年下降,甚至出現缺額現象的另一重要因素。
面對此一可能嚴重影響醫療品質的危機,已不僅是連江縣立醫院個體單位的挑戰,縣府醫事政策主管部門應從醫療體系整體政策做深入探討,其間包括醫院的定位、人才培育政策、待遇服務措施等等,是否都應該有所調整。甚至長期以來支援連江縣的醫療院所是否該提升至更具規模教學醫院,都是可以深思與討論的方向。
社會福利政策亦然,連江縣近幾年在兒少、婦女、老人、身障等福利措施方面,不論是人力、物力或預算各方面都已經有極大幅度的成長。但與其他全國名縣市相較,連江縣社會福利在中央各項評比幾乎都在後段班。當然,關鍵還是在於人力和設施,對偏鄉來說這是必然面對的挑戰與考驗,但不可否認,近幾年在幸福的努力之下,社福的各項措施已經有大幅的進步。
但好還要更好是民眾對社福的期待,如何強化社福工作,也必然要從制度面著手。目前連江縣社會福利工作隸屬於縣府民政社會處,而實際上執行相關業務是由該處的社會福利科承擔全縣的社會福利業務,人力及專業度難以負荷是必然的結果,此也正是同仁離職和流動率高的主因。
為改善此一現象,制度面建議儘速進行組織修編,將現行的社會福利科依業務性質分為兩個科以調整業務量,落實人力均衡,減輕同仁負擔。其次,對於施行於全國的各項社會福利措施,在連江縣民人數有限的情況之下,是否要全盤的比照辦理,也是連江縣社會福利政策必須思考的問題。如何取捨,除了必須要對實務深入了解,在預算和人力上更必須要精算之後再決定是否要推行,如此才能將有限資源做有效利用。
縣民鄉親對醫療服務和社會福利的期待是永無止境的,無論做得多好,都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滿意度。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之下,從制度面進行改革,從政策面大膽著手,務實的推行每一項工作,即便是滿意永無止境,至少能提升縣民對醫療及社會福利的滿意程度。
社論/醫療社福滿意度無上限
-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