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與資訊化的時代,文化的流動比以往更加頻繁,族群、信仰、語言、生活方式相互交織,構築出一個豐富而多元的社會圖景。一個進步的社會,不應只停留在經濟數字的成長,而是能夠體現對差異的包容,並從多元文化的交流中汲取智慧與創意,在多元之中找到共生。尊重多元文化,不僅是對不同群體的理解與接納,更是社會能否邁向進步與和諧的重要基石。
馬祖這片島嶼,正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縮影。地處閩東沿海,長期承載著不同文化的流動與交錯。從語言的多樣性、飲食的獨特風味,到軍事歷史的特殊記憶,馬祖的文化面貌正是融合的結果。戰地文化、閩東傳統與現代觀光,在此共同交織,形塑出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社會樣貌。
馬祖戰地遺址,是最明顯的文化印記,坑道、據點、軍事標語,過去是戰爭的痕跡,如今卻成為藝術家與居民對話的舞台。透過「馬祖國際藝術島」,這些空間被重新活化,戰地文化也不再只是單一的軍事記憶,而是多元觀點下的歷史資產。這種轉化,本身就是對多元文化的一種尊重。
尊重多元文化,首先必須從歷史的記憶出發!在節慶儀式中,不僅有傳統的媽祖遶境、擺暝文化,也有受到外來影響的現代化慶典,彼此交織出新風貌。尊重這樣的差異,就是承認多元文化的價值,並在其中找到共通點,體現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
連江縣政府與地方社團近年積極舉辦的「多元文化嘉年華」,更讓尊重差異的理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這項每年舉行的活動,透過音樂、舞蹈、美食與市集,邀請在地居民、外籍配偶以及各地旅客共同參與。活動不僅展現了馬祖多元文化的風貌,也讓不同族群、不同世代能在交流中找到彼此的共鳴。嘉年華中,既有傳統技藝的表演,也有外籍社群帶來的異國風情,讓馬祖真正成為文化交流的平台。這樣的嘗試,不僅提升了地方的凝聚力,也向外界傳遞出馬祖的開放與包容。
尊重多元文化,不只是文化政策的一環,而是社會邁向進步的基礎工程。一個真正進步的社會,應該能在差異中尋找共同價值,在交流中激發新能量。從教育、公共政策到日常生活的相互尊重,每一步都是為社會打下長遠的基礎。唯有真正做到「在差異中共生,在共生中進步」,我們才能建構一個更具韌性與人性關懷的共同體。
「尊重差異、尋求共生」不僅是一句理念,更是馬祖乃至整個社會未來的方向。多元文化不是負擔,而是資產,當我們能夠接納不同的歷史記憶、族群特色與世代聲音,我們便能在多元中找到共通價值。唯有尊重多元文化,社會才能邁向真正的進步。
社論/尊重多元文化 邁向進步社會
- 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