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代謝症候群,不看外表靠健檢
判定症候群的五大指標
腰圍過粗:男≧90cm、女:≧80cm
空腹血糖≧100mg/dL
三酸甘油酯≧150mg/dL
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 舒張壓≧85mmHg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40 mg/dL、女<50 mg/dL
二、開車不保養交通安全沒保障,
平時不健檢莫等發病才後悔
用車族都知道確保行車不拋錨的方法就是定期保養,找出有故障跡象的零件加以修理或更換,自然就可以安心上路,尤其是車齡越久定期保養的時程需縮短。身體健康的維護也是如此,進廠保養的方法就是做健康檢查,再根據紅字加以防治,尤其是年紀越增長,需要更頻繁的定期健康檢查。
說到健康檢查,腦袋自然想到「要花錢」,只是很多人不曉得政府早有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執行的醫療院所可能酌收行政費用),而且今年又加碼,不知您有沒有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呢?國民健康署補助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針對30歲以上未滿40歲民眾每5年1次、40歲以上未滿65歲民眾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內容包括身體檢查、血液生化檢查、腎功能檢查及健康諮詢等項目,在全台有超過6,000家以上的醫療院所都有辦理。
三、代謝症候群橫行霸道,
加重心血管發病危險
而這些檢查項目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揪出「代謝症候群」,或許大家對「代謝症候群」這個名詞有點陌生,代謝症候群被認為與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將比一般族群增加6倍糖尿病、4倍高血壓、3倍高血脂、2倍腦中風及心臟病風險。這麼險惡的健康危害還是早點認清不要被它引發的惡果纏身吧!更何況代謝症候群是可以藉著飲食和運動等生活型態的調整而加以改善甚至根除。讀到這裡也許您腦袋的反應是「不會是我」,但是統計的數據顯示,20歲以上國人,每10人近3人有代謝症候群,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比率越高,實在沒什麼空間心存僥倖。
四、對抗代謝症候群,
健康管理是良策
一旦有代謝症候群,就必須與時間賽跑,避免進一步發展成三高或心血管疾病。是否立即接受藥物治療,需視檢驗數值而定,可請醫師評估。對於尚未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每項異常指標可透過飲食與運動等生活型態調整來改善甚至根除,除非數值過高,才需同時配合藥物與生活型態調整,若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則應依照相關疾病治療指引進行。
飲食的部分建議參考「我的餐盤」,只要照著6句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均衡6大類飲食並攝取足夠的份量,每餐都可以吃得健康又安心。
運動則需維持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較容易持之以恆,例如通勤時提早一兩站下車快走,或利用假日從事自己喜歡的運動。即使只有一兩項指標超標的民眾,也應及早調整生活方式,超前部署預防代謝症候群進一步惡化。
五、遠離代謝症候群從生活做起
在現代生活步調日益加快的情況下,代謝症候群悄悄成為許多人體內潛伏的健康警訊。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選擇,都是改變的機會。從飲食、運動、睡眠到心理與社交,每一個環節都能成為改善健康的起點。透過一點一滴的習慣養成,我們可以有效地降低代謝症候群的風險,甚至逆轉其發展。
★吃出健康的身體
1、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全穀、豆類、堅果,減少紅肉、加工食品與含糖飲料的攝取。
2、控制份量,細嚼慢嚥:吃得剛好、不過量,幫助血糖穩定、避免脂肪堆積。
3、養成規律飲食習慣:不跳過早餐、不過度宵夜,維持良好的代謝節奏。
★ 動起來,就是最好的藥
1、每天動一動:即使只是快走、爬樓梯或做家務,也比長時間久坐要健康得多。
2、每週安排規律運動:目標為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跳舞。
3、找到自己喜歡的活動:這樣更容易持之以恆,把運動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 睡得好,身體自然會調整
1、維持規律作息:盡量每天固定時間睡覺與起床,調整生理時鐘。
2、每晚睡滿7–9小時:充足的睡眠有助於控制食慾、穩定荷爾蒙。
3、睡前放鬆儀式:關掉電子螢幕、泡澡、閱讀,有助於進入深層睡眠。
★ 壓力要調適,而不是一味忍耐
1、壓力長期累積會影響內分泌與代謝功能,導致體重增加與血糖異常。
2、找到屬於自己的減壓方式:呼吸、散步、聽音樂、寫日記、畫畫或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
3、找人聊聊心情也很重要,不一定要解決問題,有時只是說出來就會輕鬆很多。
★ 拒絕有害物質
1、戒菸、避免過度飲酒:這些不僅傷害心血管,也會擾亂代謝系統。
2、避免接觸不必要的加工或化學產品,減少體內負擔。
★ 培養支持你的生活圈
1、與家人朋友保持聯繫:正向的社交關係能降低壓力與焦慮。
2、參與群體活動:如社區運動、烹飪課、興趣班,增添生活樂趣並建立健康習慣。
你不需要一次做出大改變,只要從生活中選擇一兩個你可以開始的點,就能慢慢累積成果。無論是每天多走一點、多吃一道蔬菜、或提早半小時上床睡覺,這些微小的行動,都是幫助你遠離代謝症候群、邁向健康的關鍵一步。
健康,從來不是靠「拼命改變」得來的,而是透過每天的溫柔堅持慢慢養成的。從今天起,給自己一個簡單又實在的開始吧。
健康話題/小習慣、大轉變:遠離代謝症候群從生活做起
- 2025-08-27

判定代謝症候群的5項指標。

我的餐盤6句口訣。

不怕代謝症候群橫行加入健康管理就會贏。

遠離代謝症候群的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