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致潔報導】海洋保育署於昨(15)日下午舉辦「廢塑重生的海中星光—環保水母燈工作坊」,邀請馬祖在地手作達人董逸馨帶領民眾運用回收塑膠材料製作獨一無二的水母造型燈飾。活動限額15人,名額一開即滿,吸引許多親子與社區居民踴躍參與。
每逢元宵節擺暝,馬祖街頭常可見孩童提著會發光的水母燈遊行,彷彿黑夜中浮現一片夢幻海洋。而這項別具特色的民間創意,正是源自董逸馨多年前的靈感與推廣。董逸馨長期投入海洋議題關懷與環境教育推廣,致力於倡導日常減塑,鼓勵民眾運用回收材料創作藝術品,從中培養環保意識與生活美學。
本次工作坊於仁愛村多功能活動中心舉行,活動一開始,董逸馨先向學員介紹水母的種類、生態習性與棲息環境,並深入說明馬祖海廢的現況與其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提升大眾對海洋保育與資源再利用的認識。隨後,她示範如何將海廢轉化為燈飾藝術,帶領學員動手實作,發揮創意。
活動充滿創意與實作樂趣,參加者在親手製作的過程中,思考海洋保育與資源循環的價值。有學員表示,不僅更了解環保議題,完成作品後更有滿滿的成就感。
為響應環保,活動所需大部分材料由學員自備,包括寶特瓶、廢棄塑膠碎片、繩索,以及剪刀、打洞機等工具。值得一提的是,主辦單位準備的小禮物為可至商店兌換的餐券,取代傳統贈品,落實減少浪費的理念,實踐永續生活。
海洋保育署指出,114年第2季馬祖地區海洋廢棄物高達285,115公斤,而113年全台人均每日垃圾量達1.37公斤,近5年內增幅達16.7%,已超越韓國、日本與新加坡等國,顯示推動垃圾減量與環保刻不容緩。海洋保育署呼籲鄉親減少使用一次性產品,多加利用可重複使用的物品,以降低過度包裝與資源浪費。
此外,海洋保育署也溫馨提醒,如遇鯨豚擱淺情形,請即撥打118通報,共同守護珍貴的海洋生態。
海保署開辦「環保水母燈工作坊」 參與踴躍
- 2025-08-16


海洋保育署舉辦環保水母燈手作活動,吸引眾多親子與民眾踴躍參與,大家不僅加深對海洋保育與環保議題的認識,也從中獲得滿滿成就感。(圖/文:王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