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雜誌「微笑台灣」從五大面向(管理、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及十八項核心指標進行評鑑,連江縣為年度永續旅遊準備典範縣市第二名,同時也在「管理」項目獲選指標縣市。近年來,本縣在永續旅遊的努力,不管在政府投入資源及政策支持、協助旅遊產業創新轉型邁向永續發展,已見成績。
旅遊產業朝向永續發展已是趨勢,2015年,聯合國公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包含17項目標,企圖讓各方行動者可以依循目標,一起努力達到永續發展的可能。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WTO)將永續旅遊定義為:「充分考量目前及未來的經濟、社會與環境影響後,落實遊客、產業、環境與當地社區需求的觀光方式。」;2017年定為「永續旅遊發展年」;2018年底,帛琉要求旅客在護照上簽署誓詞,保證自己不會傷害環境;2021年,旅遊數位平台Booking.com設立「永續旅遊標章」,提供永續發展旅宿手冊,作為住宿業者的參考指南。
過去都說觀光是「無煙囪工業」,事實上,但當景點爆紅,環境乘載過度所衍生出的問題;當遊客因為不理解,對生態或文化造成傷害;旅行過程中所使用的一次性備品,產生的垃圾。這些看似個人的小舉動,長此以往,對環境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永續旅遊不是單靠政府的努力就能完成,需要居民、業者與旅客三方共同承擔責任。首先,永續旅遊是馬祖資源保護的保險箱,馬祖的生態環境極為脆弱,若缺乏管理,觀光的高峰期很可能成為環境的傷痕。因此,建立觀光承載量制度、推動分流旅遊路線、強化垃圾減量政策,都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其次,永續旅遊能提升遊客體驗與馬祖形象。現今旅客不再滿足於走馬看花,他們期待深度的文化故事與真實的在地互動。馬祖的戰地遺跡、閩東文化、傳統漁法,都是讓旅客留下記憶與情感的契機。永續旅遊,就是把這份價值放大,讓遊客願意一來再來,甚至成為馬祖的長期推廣者。
再者,永續旅遊能讓觀光收益真正留在馬祖。在地居民經由社區導覽、綠色旅宿與文創市集等方式,也得以共享觀光成果。這不只是收益,更是一份認同與責任的回饋。
馬祖觀光的最大魅力,來自它的真實與純淨。然而,純淨需要智慧管理與世代守護。短期的觀光暴增或許能帶來眼前收益,但長遠來看,只有永續發展才能讓馬祖在旅遊版圖上長久閃耀。永續旅遊強調的不僅僅是對環境的愛護,而是生態環境、社會文化與地方經濟三方的平衡,期待公私部門、業者、旅人們能夠一同響應永續旅遊,讓旅行成為改變的力量。
社論/永續旅遊,馬祖觀光發展的必由之路
- 2025-08-16